如皋市推行容缺审批畅通项目服务“高速路”

17.04.2015  11:58

  今年以来,如皋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江苏省委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力度,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精神,广出新招、频出实招,着力解决项目审批服务过程中的“一长四多”问题。市政府聚焦重大工业项目、政府投资工程的行政审批改革,创设容缺审批模式,倾力打造一流的审批服务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协同会办,并联运行。通过此项改革强化了行政审批的协同,将过去“串联式”的审批模式转化为“并联式”的审批模式,即在项目建设用地尚未完成征收或出让手续的情况下,各相关审批部门先行受理申报材料主件,提前咨询、提前辅导、提前服务,模拟正式审批过程,出具与正式审批要素相对应相衔接的预审意见书,实施主体根据项目预审意见书开展前期相关工作,待项目用地完成征收、出让手续达到法定条件,并在规定期限内补齐补正材料后,审批部门将项目预审意见书转化为正式文件。
  二是简便高效,惜时如金。从今年1月份该项改革实施以来,市政务中心统筹协调,建立“全员参与,条块结合”的帮办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协同运作,全程跟踪,提促效能。首批进入容缺审批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均在一周内完成了环评预审、用地预审和项目核准等相关工作,整个审批过程充分了体现精简、效能、统一的审批体制改革理念,反应快速,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大大缩短项目的落户建设投产周期,为相关企业抢抓市场机遇铺好路、架好桥。
  三是严守规范,强化监管。创新机制,优化审批,不意味着任性乱为。在行政审批改革中,始终坚持科学性、规范性,规划、环保等部门预审环节中的模拟公示、模拟听证等均恪守正式审批的要求,一着不让、兼听兼明,避免进入正式审批后出现颠覆性意见,确保政府的公信力和审批工作的畅通运行;市政务中心、法制办、监察局全程跟踪,扎实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市分管领导牵头负责总督查,明确具体责任,牵头具体项目,畅通项目服务的“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把关环节,杜绝疏漏。
  目前,该市重大工业项目、政府投资工程容缺审批机制已进入常态化运行,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其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如皋市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