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司法局“三个对接”维护农民工权益

03.05.2016  16:21

近年来,如皋市司法局通过加强部门、网络、职能三个对接,整合各部门资源,健全完善全方位的农民工维权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部门对接,“直通式”维权。 与人社局联合健全快速联动机制,在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农民工维权岗”,安排律师提供代书、咨询等服务,“送法到点”满足农民工法律服务需求。成立“如皋市农民工法律维权团”,协助市委、市政府调处涉农民工的群体性事件,开展“农民工讨薪”等专项行动和法律法规宣传。与工会、信访、建设、法院等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联动服务,对重大案件、矛盾易转化、易激化案件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协作部门通报。

二是网络对接,“一站式”援助。 依托全市14个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347个村(社区)法律援助网点及相互衔接配合,进一步简化法律援助程序,确保农民工即时援助、就近援助。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对法律援助申请进行初审,市法律援助中心及时衔接、分流、指派,对涉及农民工申请支付工资和工伤赔偿的法律援助案件,实现受理、审批、指派一次性完成。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在受理上尽可能突破地域籍贯的限制,实行“先受理,再衔接”。四年来,如皋市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待农民工来访咨询30570人次,办理涉及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等法律援助案件2632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323万元。

三是职能对接,“高效率”调解。 一方面预防为主,抓源头。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一线优势,深入企业,针对工伤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拒不支付工资等易发纠纷进行排查,把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成立市劳动争议调委会,与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劳动争议联合调解机制的工作意见》,帮助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协调、指导镇街、企业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形成维权、调解、仲裁、诉讼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合力。对农民工案件,妥善快速处理,坚持能调则调,避免走诉讼程序导致的成本大、时间长、执行难、效率低等问题。如皋市劳动争议调委会成立9年来,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893件,成功调解1874件,调解成功率达99%,调解金额总计86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