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工商质监药监三合一 综合执法显效能

16.11.2015  12:44

  “大半年过去了,市场监管局一体化、全过程、高效能的市场监管,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说这话的,是江苏如皋市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的客服经理丁江华。

  去年12月22日,如皋市将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局合并,组建成立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先的三支执法队伍也整合在了一起,给企业经营者带来了看得见的便利。丁江华回忆,原先商场有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好几拨检查组,让他们疲于应付。现在一次来两三名执法人员,就能全面检查,一步到位。

  这也是如皋市推进简政放权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今年3月份,中央编办出台了《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江苏南通被确定为全国138个试点城市之一。根据南通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如皋瞄准“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改革目标,稳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市场监管方面,率先将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执法职能、归并执法机构、创新监管方式,初步形成了“一个部门管市场”的新格局。

   部门做减法

  丁江华所在的大润发公司涵盖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多种商业业态,平时来自各方面的检查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传统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一天有时候要接待4个检查组。”接待任务一波接着一波,这令企业苦不堪言。

  以往,工商、质监、食药监分属于三个不同部门,执法力量分散。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石昭峰说,产品质量监管、食品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由于职能分散、交叉、缺位,常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七八个大盖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的情况让百姓诟病,重复执法又让企业经营者不堪其扰。

  同时,只有工商系统在基层设有工商所,质监、食品药监部门在基层建设和监管力量上相对不足。“比如对药品医疗器械和特种设备的监管,原先食药监局、质监局只有7名监管人员。光电梯一项,全市就有17000多台,怎么实现监管全覆盖?”石昭峰举例说。

  2014年12月,如皋市启动工商、质监、食药监的“三合一”改革。整合原先分属于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食品药品监管、质量监管、执法办案等职能,设置综合监管科和质量监管科2个综合监管科室,以及食品科、药械科、特设科3个专业监管科室,并设立了14个基层分局,实现镇、区全覆盖。

  重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有500多人,按照“总体瘦身、基层强身”的原则,这其中70%的干部职工要充实到基层一线。谁留机关、谁下基层?面对这个烫手山芋,如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机构改革中严苛的“瘦身法”:“一律不提拔,一律不返城”,要求人员流向只能从近到远、从机关或城区到农村;55周岁以下男性、53周岁以下女性,农村工作经历不超过8年的,一律充实到农村分局。

  重新整合后,局机关共精简人员56人,占原三局机关人数的35.7%。同时,从城区分局抽调24人,充实到新建农村分局,交流人员占城区分局总人数的29.7%,补足了原先一线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监管、药品监管力量薄弱的短板。

   效能变加法

  整合资源只是如皋此轮机构改革的第一步。部门减少了、人员精简了,但履职容不得半点马虎。新组建的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挥资源整合后,综合执法职能叠加、专业互补的优势,将过去的单一式检查改为综合化监管。

  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如城分局局长王雪松介绍,现在他们每次的检查时间较以往都要翻番。如对学校食堂的检查,过去只是检查证照是否齐全,现在从进校门开始就要进行全方位拉网式监管。“校园里有小卖部的,我们检查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有没有;有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的,我们就去看使用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定期维护检查;有医务室的,我们还要检查药品有没有过期、医疗器械是否合格。不管是哪方面发现问题,我们都可以现场进行查处。

  当地一家学校食堂负责人感慨,现在的检查“太全太细”,“曾经检查队员发现我们有两桶挂面过期,这些小问题太容易忽略了,他们都能发现。”王雪松表示,虽然检查时间长了,但是检查内容量质齐升,譬如以往工商部门上门检查,即便是发现了食品生产环节的问题,由于职能归属不同,他们并无执法权。现在,三部门整合后,可真正做到“一次出动,全面体检”。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部门整合后,如皋将单个点查处转变为链条式追溯,强化信息共享和衔接流转,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生产、流通、餐饮三环节追溯机制,一个环节发现问题,三个环节追溯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当地共抽检食品850个批次,办理食品案件105起,罚没款120.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数上升140%,罚没款上升190.07%。

  “综合行政执法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基层。”石昭峰表示,要把“横向整合执法资源”与“纵向下移执法重心”同步推进,着力破解相关职能部门“管得了、看不见”和镇村“看得见、管不着”的执法瓶颈,实现横到边、纵到底的无缝监管。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