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已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23.01.2015  17:3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跨过了经济起步时资金匮乏的阶段,逐步实现了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两条腿”协调前行的目标。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月21日在商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投资1160亿美元,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应该在1400亿美元左右,大约高于利用外资200亿美元。2014年我国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规模,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数据显示,按美元计,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随着我国迈入资本净输出国的行列,舆论上出现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中国版‘新马歇尔计划’”的说法。事实果真如此吗?

  分析人士指出,历史上二战后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是促进欧洲经济复兴的大规模援助计划,由美国政府强力推导,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市场内生动力是重要推手。这一内生动力来自于我国企业发展壮大导致对外投资需求的上升。我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为企业“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的推力只是一个方面,并未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况且,世界各国也欢迎中国企业的投资。正如沈丹阳所言,“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不能这么讲。中国对外投资应该有三个‘力’在共同推进。

  我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不仅有助于他国借助国外资源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对我国而言,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制造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行,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推动我国外贸均衡发展,促进我国国际收支自主性平衡。“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格局有益于我国国际收支自主性平衡。去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扩大,资本项目下对外投资的增长,减少了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收支总量的不平衡。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有所好转,跨国投资活跃度提升,今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或将继续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双向投资或将继续保持扩张型平衡。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规模或将继续扩大,企业“走出去”步伐将继续加快。

  市场机构预期今年我国利用外资或将超过1200亿美元,规模略高于去年。沈丹阳表示,利用外资应该还是平稳增长的态势。

  日前,商务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旦这一举措落地,将实现外资三法合一,外商逐案审批管理模式将结束,进入“有限许可加全面报告”的外资准入阶段。这一举措,将为外国投资创造更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律环境,有助于提升跨国企业来华投资的意愿。

  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受到各方的欢迎。不仅发达经济体,包括俄罗斯、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都愿意中国企业来本土投资,这有助于它们借助国外资源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从国内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自主意愿强烈,市场动力强劲,在我国一系列政策支持推动下,后期我国对外投资的步伐或将越来越快。

  沈丹阳表示,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基本面好,高速增长也在预期之内。与吸引外资相比,估计今后几年对外投资增速可能还要更快一些。当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在起步阶段,投资总规模或者说投资存量比起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较小。这也说明,在引导和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方面,我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为此,我国将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事前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加强事后监管保障和风险应对,继续提高便利化水平,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同时也将进一步推进确立企业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更多释放企业境外投资的活力。

  在对外投资方面,我国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方式,除敏感国家(地区)和敏感行业外,一律改为备案制,大大提高了企业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专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对外投资主要仍集中在不发达地区,因此建议我国对外投资要把握好方向,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拓宽投资面,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注重优势的发挥以及品牌效应,争取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