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洋口:“85后”种粮大户破解种地难题

29.03.2016  08:55

  3月25日,天气晴朗,阳光和煦。如东县洋口镇刘环村的农田里,成片的麦苗泛着光泽。年仅30岁的种粮大户唐向阳和农机手们蹲在麦田里,拔出一根麦苗仔细观察。“麦苗分蘖已经有7、8株了,长势还不错,要不是前些天气温低,长得会更好。”去年,唐向阳又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面积达到2700亩,全年获利近180万元。 

  现如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进园区务工,老人和妇女成为种田主力,于是,务农老龄化,农业后继乏人,生产效率低下等成为农业生产绕不开的话题。在如东县洋口镇种粮的连云港小伙儿唐向阳给出了解决方案,用20台农机让2700亩土地丰产丰收。 

  “现在还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肯定不行。”唐向阳指着不远处正喷洒农药的机器说,看着一台大张“双臂”的拖拉机正迎面缓缓驶来,28米长的“臂膀”所到之处,农药喷洒细密均匀,既减少了农药过量污染,又能连片喷洒,快速抑制病虫的传播。“有些农户的麦田里青黄不均,这就是人工施肥、洒药不均匀导致的。我们只要提前把农药配好装车,一个田块里拖拉机开上一个来回就撒完了,又快又均匀。”唐向阳说,以1000亩地为例,人工洒药得忙上10天,机械化1天就足够了。 

      唐向阳的农场场部,仿佛是一块“停机坪”: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运输车等各类农机具,粗略一数有近20台。说到这些“好帮手”,唐向阳如数家珍:“这台收割机140马力,经过改良,收水稻、小麦都可以;这台100马力,用来收水稻非常干净;那边一排拖拉机,有播撒的、拉耙的……”据他介绍,这两年自己仅在农机具方面的投入就达到250万元,也逐渐享受到了投资的回报。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种田越来越轻松,收益也得到大幅提升。现在,自己只负责调度和指挥,另有4名机手保养和操作机器,农忙时节,他们不仅能按时完成自己田里的收割任务,还能帮助周边农户和南通地区的家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