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多部门联动"走帮服" 24年支边"黑户"领到"本本"

04.03.2017  18:02

  中新网南京3月3日电(陆建国 冯志明 阚建斌)“我是属牛的,1924年出生,今后我再也不是‘黑户’了。”3月1日下午,如东县岔河镇兴北村94岁的支边老人许秀志从如东县政协主席陈建华手中接过居民户口簿、低保卡及新农合卡时,激动得声音颤抖,“谢谢你们的关心,没有什么比这个‘本本儿’更重要了!”躺在床上的老人连声感谢。

  1959年,许秀志积极响应支边号召,带着妻儿到新疆呼图壁县园户村镇下三工村支援边疆建设。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夫妻二人身体一直不好,6年后,妻子在新疆去世。1993年3月,离乡34年的许秀志只身回如东探亲。当时,哥哥许秀仁的儿子、儿媳也已去世,老家只剩下哥嫂二人。谁料,4月份,哥哥又病故,料理完哥哥的丧事,许秀志正准备返疆的时候,新疆却传来噩耗:他唯一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身亡。哥哥去世、老年丧子,双重打击让许秀志一病不起,待身体恢复后,又得知儿媳改嫁的消息。新疆的家没了,加之手头拮据,许秀志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新疆。

  返乡24年,许秀志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一直靠嫂子的1亩多地生活。由于没有本地户口和二代居民身份证,老人无法享受贫困人员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龄老人尊老金等政策。虽然常年有病,生活十分困难,但是老人总觉得自己是一名支边的“革命战士”,不肯向政府伸手。此间,镇村也多次反映老人的户口问题,但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解决,这也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

  今年1月20日,南通市政协党组书记黄巍东来到兴北村开展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当即表示“一定要解决老人的户口问题,切实化解老人的困难”,委托如东县政协牵头帮助协调解决,并多次听取进展情况,提出明确要求。

  春节前夕,如东县政协主席陈建华与许秀志老人支边所在的新疆呼图壁县政协取得联系,说明了相关情况后,得到当地政协的支持,由呼图壁县政协常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孙建东负责收集老人在当地所有信息。原来,由于许秀志20多年未回疆,当地公安机关在办理居民第二代身份证时将老人作为失踪人员注销了户口,致使老人既不能恢复新疆户籍,又无法将户口向如东回迁。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三天,陈建华就召集岔河镇、如东县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等单位负责人,就许秀志老人的户口落实、帮扶政策等问题进行专题会商,要求相关部门打通政策瓶颈,加快办理进度,尽快解决问题。

  随后,如东县公安部门很快与呼图壁县警方取得了联系,恳请对方出具户口注销证明和常住人口登记表复印件,社区民警在第一时间到老人家里了解相关情况。2月底,当新疆警方快递的资料一到达,派出所便为老人办理了户口登记手续。由于许秀志在如东没有直系亲属,最终设法将他的户口落在岔河镇集体户上。如东县公安局副政委王建介绍,老人的第二代身份证也正在办理之中,本月内可以送到老人手中。许秀志的户口落实后,在镇村干部配合下,如东县民政局及时为老人落实了低保手续及高龄老人尊老金,如东县人社部门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老人除享受低保和新农合政策外,还将享受民政医疗救助,可报销医药费自费部分的70%,享受门诊每天25元、住院治疗每年4.5万元封项的补助。”如东县民政局副局长汤杰栋说。

  据悉,如东县政协还在第一时间向县政府报送了《关于在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中关注支边回流人员情况的建议》的社情民意,如东县政府县长沈峻峰迅速批示,要求县民政等部门及各镇区高度关注,妥善解决此类情况。(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