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地标产品梯队逐渐形成

19.07.2017  11:51
        7月11日,如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计量科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栟茶竹蛏”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补资料。记者了解到,到目前,如东县已有“如东狼山鸡”、“如东条斑紫菜”、“如东泥螺”3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是世界贸易组织针对具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名优特产品,所采取的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监控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其质量、声誉等特性本质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批后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
        如东县是“狼山鸡”的故乡,1959年9月份,由中央批准投资19.5万元建立江苏省如东种禽场,2008年,“如东狼山鸡”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年,“如东条斑紫菜”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县养殖面积约12万亩,一次、二次加工企业88家,带动全县3500户农户就业,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盟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外贸销售5.2亿元;今年7月10日,“如东泥螺”再次通过专家评审,加入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行列,目前全县养殖覆盖面积达12万亩,生产加工大小企业近百家,已形成了滩涂管理——采捕——初加工——深加工的产业链,年产商标泥螺5300万元。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申报从论证、收集整理资料、上报到获评,需要通过市、省向国家局逐级上报,省级和国家局分别进行技术评审和终极评审。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至2年,最长需要3年时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计量科科长管伟告诉记者,眼下,《如东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已经起草好,即将出台,将进一步有效保护我县地理标志产品,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使用,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鲍向阳介绍,近年来,该局把“双标”的培育发展作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支撑,起步早、选品准、存量多。已获评的地标产品有“如东狼山鸡”、“如东条斑紫菜”、“如东泥螺”,申报中的“栟茶竹蛏”正在补强资料,“如东木刻”、“如东鳓鱼”正在进行前期论证和资料收集,在手和可获评的总量占全省第一;拥有“如东狼山鸡”、“如东泥螺”、“如东条斑紫菜”、“如东文蛤”、“如东大米”等地标证明商标7件,占全市拥有量的三分之一,在全省名列第二。
        据统计,农产品获标后,销售量平均增长32%。地理标志保护既表明了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良好质量,又代表了产地的良好信誉,不仅为经营者带来巨大的商机,让老字号的如东农产品打响新品牌,还将为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开拓一条新思路。未来,我县将利用两到三年时间,使申报获评地标总数达到6至8个,形成如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板块,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全国地标产品示范县,使之成为如东又一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