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加强生猪品种改良

09.04.2015  12:25
        一方面是养殖户在抱怨猪价上不去,养猪是赔本赚吆喝;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在感叹猪肉不香,越来越没有“肉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畜牧专家支招——
        如东县是江苏省母猪饲养第一大县,近年来,全县能繁母猪栏存一直稳定在20万头以上,年生产优质苗猪500多万头,生猪出栏100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
        近年来,如东县养猪户尝到了养猪的甜头。2011年,生猪价格达到较高水平,价格最高时一头肥猪可赚400至600元。因此,散养户逐渐增多,规模养猪场如雨后春笋,年出栏百头生猪的养殖户已经十分普遍。但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生猪价格一路下跌,至今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猪价持续低迷,困扰养猪户已久,要走出“怪圈”,养殖户该做些什么?
        猪肉价格降了,但老百姓并不“买账”:吃肉的钱咱不差,但关键是如今的肉已经吃不出“肉味”,“吃猪肉像吃树皮,无味;灌的香肠不滴油,又黑又硬,也没香味”。据了解,目前,我县肉猪多为丹系、新美系土二元、洋三元猪,肉质差,缺少鲜红颜色而多带暗红色,口味不好。
        猪肉的品质关系到民生问题,更直接关系到我县出产的猪肉在省内外的市场占有额。因此,引进优良品种猪,调整我县猪种结构,改善猪肉品质,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决策措施。县农委副主任顾久伟介绍,推广新品种是为民办实事的举措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县先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国内外优良猪种,特别是引进推广的皮梅二元母猪,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县正着力推广法系伊彼得种猪。
        生猪品种的改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据了解,我县生猪品种的改良历经三个时期。上世纪七十代之前,我县农户饲养的土养杂猪,肉质好,但生长速度慢,一般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出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我县着力推广梅三母猪。当时,老百姓认为梅三猪长相不好,不愿饲养,农业部门先后花了近七、八年时间推广,对喂养的农户给予每头猪20元和300斤饲料票的补贴。县畜牧兽医站高级畜牧师季铨回忆说,当时从他手上经手的饲料票多达数万公斤。经过七、八年的推广,老百姓逐渐接受,广泛养殖。最高峰时,我县梅三母猪的栏存比全省其他地区梅三母猪栏存的总和还多。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瘦肉率的追求更高,我县推广皮特兰和梅三杂交的二元母猪,用了5年时间,老百姓接受了,达到10万多头。
        顾久伟所说的伊彼得商品猪是南通新法伊彼得牧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新引进的优良生猪品种,这是一种利用国外猪优秀的种质基因导入了我国梅山猪血统,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的优秀新品种,法系伊彼得大长二元母猪是国内当前养猪生产中首选的猪种,也是我国发展养猪的重要种源,法系伊彼得大长皮三元猪以其体型大、生长快、应激小、瘦肉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可。
        季铨介绍,新法系伊彼得母猪的繁殖性能优于目前各个猪种,包括丹系和新美系,产仔数平均13至15头,而以往的国外猪种只有10至12头;母猪乳头多,可以达到7对以上;母猪性情温顺,不像长白、皮特兰等猪脾气暴躁,适宜自繁自养。新法系伊彼得商品猪是国内所有引进的国外猪种中生长速度最快的,135天可以达到100公斤,从出生到100公斤,每天平均生长0.75公斤。而洋三元长到100公斤,需要150天左右。新法系伊彼得猪屠宰率达到75%,而一般土猪只有72%,皮特兰等可以达到72%。最重要的是新法系伊彼得猪肉肉质风味接近土三元,其肌间脂肪高,类似于五花肉。
        南通新法伊彼得牧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26幢猪舍,分母猪生产区、保育区、育肥区、公猪站、定位栏、生活区、饲料仓库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从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引进292头伊彼得祖代原种猪。作为如东今后的主推品种,新法系伊彼得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全县推广。今年初,县农委组织各镇区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培训。目前,正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各镇区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