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农户旱地改水田 创业闯劲足

11.05.2017  14:02
        在如东县大豫镇大同村7组,有一片750多亩的旱地是村里唯一的水稻田。承包这片地的,是40岁的双甸人王小兵。
        王小兵过去一直做纺织生意。这几年纺织业行情低迷,眼看厂子里30多台剑杆织机能织出的利润越来越少,他就想到二次创业。3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到大豫镇流转了土地,搞起规模种植。
        村里传统上只种旱作物,王小兵却在地里种上了水稻。到底可不可行,开始他心里面没有底。但在这里承包土地,租金的优势很明显。王小兵说,在他老家双甸一带,每亩土地流转费用最高已经达到1200元,而这里的出租价格只有一半。前年他试种了50亩,效益不错,去年的规模便扩大到750亩。
        不过后来有些问题他没有料到。去年粮食种植遇到天灾,价格低迷,他的水稻和麦子没能带来多大收益。好在参加了农业保险,算上赔偿的保费,获得些利润盈余。再者,由于承包地所在村以旱作物种植为主,农田灌溉体系十分匮乏。承包面积扩大后,为了达到种植条件,必须自己投资建设配套的灌溉设施。这两年,他出资几十万元建设了电灌站,修了5公里长的水渠,勉强解决了水利灌溉的问题。
        粮食行情的低迷,倒没对王小兵的信心产生影响。相反,他觉得困难都是暂时的。王小兵分析说,去年种得不好,一是天灾因素,二是在旱地上种粮还处在探索阶段,亩产量没有跟得上。王小兵说,按照成本核算,只要水稻能够种成功,还是能有些赚头。去年还吃了配套设施跟不上的亏。粮食受了潮,自己却无能为力。他说今年准备弄个烘干机,建一个烘干场。
        在粮食之外,王小兵还种了150亩西兰花。为了增加效益,在西兰花地里套种了一熟玉米。不过他显然更关心那750亩粮田的风景。马上水稻种植又要开始,在此之前,他要对抽水的河道进行一次清淤。王小兵说,目前种粮食年景不好,但这次“旱改水”试验还会进行下去。“粮食价格也许还会有变动,国家政策也许还有变化。”王小兵认为,粮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只要敢想敢试,种粮人不会一直吃亏。
        创业总是有输有赢。他觉得,多数时候难免要思虑周全,少数时候缺的则是一股闯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