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企业人才招聘会 产业升级带来供求新变化

20.03.2015  15:55

  近日,如东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110多家企业驻场招聘,提供15000多个就业岗位,每天前来求职的六七千名应聘者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相比往年,用工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体力劳动的需求不足5%,自动化操作工、信息化管理员、两化融合专员、管理人才等技能型、智能型岗位占比猛增到70%。

  技能型人才需求成主流

  “我们新厂区今年有3条自动化生产线投入运行,欢迎你们加盟,但必须具备自动化操作技能。”刚正薄板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沈宁告诉应聘者。

  中天科技海缆的新厂即将投入生产,懂得操作现代化设备的员工缺口有300人。“新厂区主要是生产海电缆、海光缆等海缆产品,我们需要掌握高科技的生产工人。”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人事专员张学驰说。

  如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志军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高需求的结构性“用工荒”问题不断凸显,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出对策、想办法,把懂技术、有技能的人才留在如东就业。

  产业升级吸引智能型人才

  项目申报员、信息管理员、化工工艺员、环保操作员……江苏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未招聘生产工人。“化工行业现在大部分实施自动化控制,把生产工人从高危环境中解脱出来,由生产一线向中央控制室转移,这是普遍趋势。”公司人事专员石亚龙说。

  前来应聘生产一线岗位的求职者在南通正大招聘窗口也碰了壁。“企业生产已经实现高度机械化、智能化,对纯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需求不大,这次主要招聘硕士学历的人才。”南通正大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科科长朱毅告诉记者。

  智能型人才高需求的背后是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发展水平的大幅提升。去年,如东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700亿元,新兴产业完成产值400亿元,分别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1%和23.5%。产业的持续升级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进而搭建起智能型人才就业的平台。

  特殊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毕业于南京职业技术学院的蒋涛民 “南漂”了两年后还是选择回乡就业。“在外面求职很难,很多用人单位都戴着有色眼镜看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家乡求职没有这样的冷遇。

  如东每年有5000多名学子跨进高等学府,而回来工作的只有几百人。去年,如东实施“在外人才回流工程”,出台引进高校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奖励暂行办法。“按照这个政策,除了正常的工资收入,我每月还能享受800元的补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的桑林林坦言,这一政策对他回家就业有很大吸引力,但他更看重如东一批优质企业所提供的发展平台。

  近几年来,如东推进沿海大开发,新能源、装备制造、机械电子等大项目落户临港、临海工业园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人才就业的大平台。今年投产的企业大专以上人才缺口就达7800名,3天招聘签约的只有3000多人。“我们还将组织企业到南通、南京、西安等地举办20多场招聘会,满足企业满负荷生产的需求。”刘志军说。 本报记者 杨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