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反响热烈

30.12.2014  20:59

        12月21日至27日,中宣部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兵分三路,分赴辽宁、上海、浙江、江西、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等地,为当地新闻从业人员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作巡回演讲,这进一步推动了当前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报道活动。

        在藏区、在山里,在田间、在地头,在硝烟中、在雪山上……巡讲的每一段故事都源于生活、渗透于新闻实践,不禁让每一位听故事的人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在用生命记录、用忠诚见证。而巡讲团成员在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更是在展示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感动——“不是作秀演故事而是真情讲故事”

        巡讲团演讲者的成长故事感动着无数听故事的人。如果您问此次巡讲在各地的反响如何,那么,我可以告诉您,听众的泪水不会说谎。往往在不经意间,听众的鼻子酸了,手中的纸巾湿了……在聆听巡讲团在暨南大学的演讲时,《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看到坐在身旁的学生胡红梅默默流下了眼泪。当问到是什么感动了她时,她说:“是真实。”

        而此次巡讲活动更为接地气的是,无论在行业内还是在校园里,巡讲之后,巡讲团成员都会与听众代表座谈交流。《南方日报》记者李强表示:“听演讲的过程中眼中噙着泪水,心中怀着感动,他们的故事为我们传递了新闻工作者的理想、激情和无限的追求,传递了新闻工作者对群众的大爱、对祖国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更展示了当代新闻工作者爱岗敬业、崇德向善的优良风貌,以及坚守和奉献精神。”

        光明日报社驻江苏记者站站长郑晋鸣是此次巡讲团成员,他动情地说:“我们的巡讲不是在作秀演故事,而是在用真情讲故事;我们不是要告诉人们自己多厉害,而是在讲述被采访对象的伟大;我们不是在用嘴巴讲故事,而是在用心与听众共同感知故事。”

        交流中,巡讲团成员、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卢建伟敞开心扉:“采访中受过伤害、有过失落、有过徘徊,但依然热爱这份职业,痴心不改。这种情怀需要坚守,这种品格应该成为习惯,不为名利、只为良知,不图享乐,只因双脚不能离开基层。”

        这席话代表了很多记者的心声。“听好故事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只有讲更多好故事,才能让我们的报道好听、好看,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这不就是新闻永恒不变的法则吗?”《南国早报》社会中心记者王世杰说。

        巡讲团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有很多人想来听,但由于场地问题,不能来到现场”的遗憾。贵州民族大学纪委书记姜再阳告诉记者,场地不断调整扩大,即便如此,场地后排仍然站得满满的。

        感谢——“让我们找到了职业初心”

        “正当很多新闻从业者慢慢淡化职业初心的时候,巡讲团给了我们职业上的触动。”采访中,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胡星说,去年以来,新闻界发生了“陈永洲事件”“沈颢事件”等,社会上对记者的误解也让同行们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因为走得太久而忘掉了当初为什么要走上这样一条职业之路?在这个时候,“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非常及时,这个活动实际是在消除阴霾、展示形象、树立信心,也让我们找到了职业初心。

        听过报告,《广西日报》记者卢彬彬说:“感谢巡讲团的好记者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课,这样接地气的教育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不空洞。”

        “以前总认为小人物的报道不容易出彩,但听过巡讲后,我发现,不仅大事件成就了好记者,对平凡事的用心报道同样成就了好记者。”《贵州都市报》记者黄桂花说:“我很骄傲能够成为这一行业中的一员。”

        贵州民族大学学生刘德茂听了此次报告,更坚定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信心。“感谢优秀记者能够来到我们中间,他们的演讲很有针对性,给我们这些日后的新闻工作者以启迪和借鉴。我们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到今后的学习中,为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巡讲团成员的坚守,这份坚守不仅体现在他们日常的采访中,也体现在他们带病坚持巡讲的过程中。来自湖北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简然在巡讲期间一直身体不适,连续几天发烧近39度,但她依然坚持白天巡讲,晚上吃退烧药,或者去医院打点滴,直到巡讲最后一站被诊断出肺炎,被告知不能再继续巡讲时,她依然心系报告厅,并不断通过微信表达歉意。来自解放军报社驻西藏记者站的记者郭丰宽也在巡讲期间因病毒性感冒而引发高烧,甚至都没有力气坐在台下而只能趴在桌上。但在打过点滴后,他仍以最好的状态走上演讲台。“我很珍惜这次巡讲机会,因为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记者的故事、报道者的故事。”郭丰宽说。

        感悟——“用正能量激励行业、激励社会”

        “同样是记者,为什么他们能讲出这么多感人的好故事,思考后我认为,这源于他们的心中都有爱。”《贵州日报》记者刘斌这样对记者说道。他表示,这些故事让他感到,在报道时政大事以及国际问题时他们体现了对祖国的爱,在报道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时体现了对群众的爱,在经历曲折终将很多报道呈现在读者面前时体现了对新闻事业的爱。

        采访中,简然告诉记者:“作为媒体人的我们,不仅倾听故事、报道故事、追踪故事,更是故事的参与者。认识一些人、参与到一些人的生活中,和他们共同悲喜。因为我们只有对手中的笔、话筒、镜头有爱,对我们的职业有爱,对我们的受众有爱,做事情的时候才能自然而然地饱含感情。”

        作为一名“90后”新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杨凌子在听了演讲后感触颇深,她告诉记者,这些故事给她带来了什么是好记者的更深思考。“讲述故事的这些优秀记者是行业的代表,是记者职业夜空中最亮的星,在他们的周围还有整个星空,我希望能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守望着这个世界。”

        “巡讲带来的感动不仅仅留在会场,更应该带到工作中去感染更多的人。他们的故事用正能量激励着行业、激励着社会。其实中国故事由中国记者讲述最为合适,因为记者一边讲一边成为故事中的人,并且影响着故事的发生发展。”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代易说道。

        “我们在交流中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像这样的活动应该扩大受众范围,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多好的记者、好的故事在传递着正能量。”多彩贵州网采访部记者吴蔚说道。而巡讲团每到一处,都能听到同样的期许,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感染更多的人,弘扬新闻行业正能量、社会正能量,以激励更多的人。

        巡讲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故事还在继续……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很多好故事,而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不正是最美的中国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