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恙虫叮咬后高烧不退

05.11.2014  16:49

中国江苏网11月5日讯 阜宁县一家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夏女士,于9月29日开始感觉身体不舒服,发高烧不退,到就近的门诊去看,门诊按照感冒打点滴治疗,但挂了3天盐水后,她身上的热度并没有降低。10月2日,她到阜宁县人民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恙虫惹的祸。昨天早晨,夏女士打电话给盐城晚报记者,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并说在医院看到好几例这样的病人。接过电话后,盐城晚报记者赶到阜宁县人民医院。

恙虫叮咬后形成的焦痂(资料图)。

高烧39度多,门诊挂水不见好

昨天上午9点多钟,盐城晚报记者赶到阜宁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二楼,正在打点滴的夏女士说她叫夏银春,在阜宁一家保险公司上班。9月29日她就开始发高烧,一开始以为是感冒了,就在门诊买点感冒药吃,但吃了两天不见效果,身上还出现像麻疹的红点。于是,她就在门诊打点滴。一连挂了几天盐水,身上的热度还是没有退,基本都是39度多,烧得她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得着觉。10月2日,她到阜宁县人民医院通过抽血做“外斐氏”检测,发现呈“阳性”,确诊为恙虫病。由于发现得比较早,夏女士服用了“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如今体温降至正常。

和夏女士住在同一个病室的是59岁的张先生,他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他是益林镇人,退休干部。十天前他也是忽然高烧不退,在镇里门诊和卫生院看了,都认为是感冒引起的发热。可是打点滴、吃感冒药都没有用,到阜宁县人民医院检查了才知道自己患上了“恙虫病”。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拖得时间比较长,当时进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肝损伤。但经过治疗,现已基本痊愈。

被咬后没感觉,不料“中招

至于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恙虫咬的,夏女士和张先生说不知道,要不是医生提醒自己身上有恙虫咬后的焦痂,根本不会认为是恙虫咬的。

盐城晚报记者在网上查资料得知:恙虫的个头很小,还不到1毫米,如果不仔细看,容易被人忽视。再加上被它咬了后,往往不痛也不痒,所以许多人在“中招”后都浑然不觉。

在医院采访的时候,一名医生正好来病区查房,盐城晚报记者和他聊了起来。这名刘姓医生说:恙虫喜欢叮咬的部位一般是比较隐蔽、潮湿、柔软的地方,比如说腋下、腹股沟、乳房周边、腰部、会阴部等地方,很容易被忽视。刘医生的说法在张先生和夏女士那里得到证实:张先生是在扎裤带的腹部发现了恙虫咬过后的焦痂,而夏女士是在乳房周边发现的。

恙虫病往往起病急,潜伏期约有4至14天,患者先是畏寒、寒战,继而发热,体温上升,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皮疹等症状,而这一切的病理基础是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损伤,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以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肾脏损害较多见。刘医生告诉盐城晚报记者:“发病初期,人身上的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成为水泡,以后形成黑褐色焦痂。

易漏诊和误诊,预防很重要

恙虫虽然小,但被它叮咬后不及时治疗,照样能要人命。去年,厦门一男子被恙虫叮咬后因为耽误了医治就丧了命。

恙虫主要栖息在草丛或灌木中,在野外、田间劳作的农民、工人、旅游者等被恙虫叮咬机会较多。在城市草地和灌木丛中,也有被恙虫叮咬的可能。那么作为市民,特别是现在秋忙的农民怎么预防被恙虫叮咬呢?盐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孙玲玲。

孙玲玲提醒广大市民,应避免在草丛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如需进入草丛和灌木丛,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并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如驱蚊灵、蚊不叮等驱避剂进行防护。农民在田地里劳动后,要及时拍打衣物,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以减少被恙虫叮咬的机会。

由于恙虫病症并无特异性,起初的病症很像感冒,所以容易被漏诊和误诊。孙玲玲医生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一旦有市民出现长时间高热不退,且身体隐蔽部位处发现焦痂,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及早就医。四环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对恙虫病有特效,只要诊断及时准确,恙虫病并不可怕,在短时间内就能治好。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