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收藏家捐赠铁证 江东门纪念馆新征41套文物史料

28.10.2018  14:02

  10月27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8年新征文物史料捐赠仪式,来自日本和中国北京、上海、沈阳、昆明、南京等地的藏家和友人向纪念馆捐赠了41套(件)文物史料。

  仪式上,南京收藏家王宝林捐赠了南京利济巷2号侵华日军东云慰安所中使用过的铜壶与梳妆镜。据王宝林回忆,他的家族20世纪30年代起就住在利济巷1号,日本战败后,对门的女人曾用一个铜烫壶和一面梳妆镜,跟他的母亲交换了两张山东炝大饼。“母亲说过,对门里的女人非常可怜,一夜之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两件旧物作为历史见证,有力地控诉了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无声诉说着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慰安妇’受害者们的悲惨遭遇。”王宝林同情地说道。东云慰安所现已进行原址保护,与周边的日军故乡楼慰安所等建筑一起,改造成为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无独有偶,南京抗战收藏家唐恺是一位战史爱好者,他捐赠的中国守军7.92mm步枪子弹等多组南京保卫战遗物、日军6.5mm三八式步枪子弹,都是他在紫金山原老虎洞阵地上搜集到的。唐恺说,这些昔日战场遗物还原了当年中国守军英勇卫国的情景,以此悼念为守卫南京而牺牲的近十万中国守军。

  “有些史料文物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应该在更合适的地域进行研究,相信这些史料会对研究日军当年侵犯南京的细节提供更多的佐证。”上海收藏家缪时方捐赠了日军侵占南京时期的老照片、明信片等。

  来自沈阳的收藏家张广胜捐赠了“支那事变”纪章、日军文具、步枪弹壳、水壶等实物,这批实物都是他多年来从国内各地征集所得,历史意义厚重。此外,旅日华侨林伯耀捐赠了他受邀参加中国香港、澳门回归仪式时,主办方赠送的请帖、嘉宾证、纪念品等一批实物档案。日本广岛大学研究员杨小平捐赠了日本战败之后由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室编写的《战史丛书》,以及带有日本军国主义色彩的糕点模具。昆明二战史探索协会宋向东捐赠了日军侵华时期出版的书籍等,“这些书籍,是侵略者对自己侵略行径赤裸裸的记录和炫耀。

  捐赠仪式上,江苏省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王卫星与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顾苏宁两位老师对民间收藏家捐赠的这些实物、史料进行了点评。王卫星老师表示,这些实物与史料具有一定的文物、史料及研究价值。

  记者了解到,纪念馆今年已新征藏品1593件,其中包括《朝日画报》《历史写真》等记录日本侵华的重要文献史料,这些实物与史料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表示,纪念馆建馆三十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文物史料的征集、研究与展示工作,得到了很多海内外民间收藏家与友人的支持,“今后会继续加大征集力度,也期待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帮助。

  原标题:多地藏家专程来宁捐赠如山铁证 江东门纪念馆新征41套文物史料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