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文学奖昨颁奖 张新科丁捷获长篇小说奖

21.01.2015  11:42

  昨日,江苏省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在南京颁奖。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出席并讲话。

  张新科的《远东来信》、丁捷的《依偎》等获长篇小说奖;余一鸣的《愤怒的小鸟》、曹寇的《塘村概略》等获中篇小说奖;储福金的《渡过等待》、叶弥的《逃票》等获短篇小说奖。作为江苏最高层次的综合类文学奖项,本届文学奖13个奖项共57部作品或个人获奖,全面反映了三年来江苏文学的发展与现状。荣誉奖中,包含了鲁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的13名获奖者。 

  《远东来信》实现零突破

  《远东来信》的背景是二战期间三万名犹太难民逃亡中国,身处日寇蹂躏的中国人冒死拯救他们的真实历史。评论家汪政认为,张新科39万字的长篇小说《远东来信》实现了文学领域此类题材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谈起创作动因,张新科告诉记者,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新科在一家德文报纸上读到了二战期间中国上海收留犹太人的故事。自那以后,他17年如一日收集整理德语、英语、汉语对这一事件的档案、报道、采访、画册等材料。并先后自费投入50多万元,遍访欧亚各国,用3年时间创作了这部作品。真要把二战这么宏大的战争场景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确实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但张新科说,这个故事在他心里已经憋了将近20年,“看到新书出版,终于可以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了。

  莫言为《依偎》题写了书名

  《依偎》最初在期刊上发表后,先是一些文学圈子的师长和朋友反馈了很高的评价意见,莫言为《依偎》题写了作品名。苏童评价《依偎》“把坚硬的死亡写得极其柔弱,把柔软的爱情写得无比坚硬。是一部灵魂之作”。

  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相继推出《依偎》的单行本,在市场上反应很好,不光是年轻人喜欢,很多中老年朋友,认为这部作品“唤起了对青春的记忆,以一种新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修复了内心深处曾经的创伤”。韩文版在韩国上市后一度热销,韩国年轻人一样很喜欢。2013年,这部作品在韩国获得了亚洲青春文学奖。英文版也已成功输出。

  其实,丁捷与紫金山文学奖早已结缘,他的长篇小说《亢奋》,成为网络读书千万点击量作品,曾获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丁捷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刺青,自己潮涌的青春是被文学刺青的,它渗透进肌肤,融入血液的河流,再也无法消退。成年后的丁捷,有一阵子为了经营生活,他的写作速度有所放慢,但却从未放弃内心的牵挂和阅读。而自打他作为支边干部援疆三年,回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他的创作呈现出井喷之势。毫无疑问,三年援疆工作打开和提升了丁捷的文学视野。

  《愤怒的小鸟》直击时代命题

  余一鸣的中篇小说《愤怒的小鸟》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90后一代成长的数字化背景。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余一鸣接触到不少迷失于网络虚拟世界的孩子,“作为对现实世界的抗拒,很多孩子选择了网络游戏世界,因为那里更加单纯,更加简单,不过,当他们一头扎进去之后,很可能就回不来了,他们面对现实世界更加手足无措,甚至陷入凄惶与绝望的状态!”余一鸣认为,现在很多人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平衡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是一个时代命题,需要我们更好地完善现实世界。

  曹寇介绍说,《塘村概略》发表于《收获》。小说叙述了一位大学毕业的女孩,在一所学校发传单的时候被打死了,原因是这所学校曾经发生过几宗小孩失踪案。小说写了五六个人,有婚姻不幸的人,有老年痴呆患者……他们都强调自己只是打了一拳或者踢了一脚。集中反映了一个个不幸的故事,一个个令人唏嘘的命运,作为一个70后作家,曹寇对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并深深反思他们的人生悲剧。《塘村概略》叙事线索是一桩刑事案件,但层层打开的却是城乡接合部隐秘的空间,是复杂的社会心理。

  《逃票》写极端环境下的追求

  叶弥的每一个短篇小说都让人期待。她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体验生活,她把家搬到了苏州乡下,短篇小说《逃票》反映的背景是上世纪70年代“文革”期间,主人公从事物流工作,经常在上海与苏州之间,一直在火车上逃票,只为了节省几毛钱,这样可以改善改善生活。“我怀着同情,描写人在极端环境下对自身幸福的追求。

  叶弥的短篇小说很少有《逃票》这么多人物的,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又都有相同的故事。在一个短篇中,要完成人物的“反转”是不容易的,命运的大逆转,性格的大逆转,但叶弥做到了。作品中的孔觉民并不缺钱,但他有时却为了“”几毛钱去逃票,孔觉民是一胆小的文弱书生,但他竟然不顾身份地“逃票”。人性是复杂的,人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人什么时候才会看见内心深处真正的自己,又什么时候才会听从内心的召唤?借助于30年的故事时间,在强烈的意识形态图式中,叶弥完成了一次对人的形而上的勘探。

  “现在,物质是丰富了,不过,如今的人们最大的问题是心灵的禁锢,每个人都有莫名的烦躁,甚至有压抑不住的愤懑,不知道来源于何处。”叶弥也困惑不已,作为一个作家,她感觉有责任来揭示这一谜团,“这也是我今后写作的方向。

  《金陵小巷人物志》透着烟火气

  在获奖作家中,谷以成是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名字。不过,他送评的散文集《金陵小巷人物志》却让评委们眼前一亮,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一直以来,对十朝都会的南京,人们的目光所聚,要么是温婉、要么是宏大。其实,还有平凡。在街头,在巷尾。”谷以成说,他虽然不是南京人,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南京生活,从下关到百子亭再到马台街,他一直关注着市井百态、平凡人生。这些年来,谷以成经常在博客上写这些“小人物”,一个个形象饱满、活泼灵动,透着烟火气。“他们自有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庸常,缓慢而自在。在繁华与喧闹、焦虑与无奈之下,作为城市的另一面,我们感觉更加真实,更加亲切。”谷以成真诚地说,这本书中的40多个人物,都是用白描手法写成,没有丝毫雕琢,这正如他们的人生,像一粒尘埃,却拥有无穷的生命力。

  获奖名单

  长篇小说奖:

  张新科《远东来信》、丁捷《依偎》、黄孝阳《乱世》、刘仁前《浮城》、姜琍敏《漫长的惊悚

  中篇小说奖:

  余一鸣《愤怒的小鸟》、曹寇《塘村概略》、李其珠《嘟嘟的呼号》、朱文颖《倒影》、鲁敏《不食》、李洁冰《魑魅之舞

  短篇小说奖(含微型小说集):

  储福金《渡过等待》、叶弥《逃票》、顾前《城里的月光》、庞余亮《一根细麻绳》、汤成难《软座包厢》、王大进《大厨》、邓洪卫《初恋

  另外,周国忠的《弟弟最后的日子》、车前子的《木瓜玩》等5部作品获散文奖,刘剑波的《姥娘》、李风宇的《花落春仍在》等5部作品获报告文学(含纪实文学)奖,庞培的《数行诗》、姜桦的《纪念日》等获诗歌奖,王巨成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等获儿童文学奖,何平的《散文说》等获文学评论奖,迦楼罗火翼的《燃犀奇谈》获网络文学奖,徐扬的《民国屋檐下》获影视剧本奖。此外,还评出文学编辑奖和文学新人奖各3名。(蔡震)

  来源:  扬子晚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