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感受“她力量”

08.03.2022  15:28

   三八”妇女节之际,记者走近多位建功新时代的“半边天” ——

   奋进新征程,感受“她力量

  们是博学多才的知识女性,是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是苏绣的传承人,是普普通通的基层社区干部……尽管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性质迥异,但她们都是奋进新征程的践行者、建功新时代的“半边天”。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江苏多位专注事业、热爱家庭的女性,听她们讲述身边的故事、眼中的“”,感受奋进新征程中那些温暖而坚定的“她力量”。

  宋青:

  把学问根植在鲜活的实践中

  宋青是一位温婉的女子。翻开她的履历,让记者惊叹不已:法学学士、经济管理硕士、园林植物博士、生态学博士后;她曾经是位成功的女企业家,江苏绿世界控股集团创始人,现在则是苏州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是她履职的第五年,她的提案依然与“青山绿水”相关,与聚力“双碳”目标、推进“数智”控碳有关。“很多人感觉我所学专业跨度比较大,从我个人而言,这其实来自于对‘知行合一’始终如一的坚守。在业务一线的时候,是‘学以致用’,回到高校工作,是‘用以治学’。我曾经和朋友开玩笑说,希望成为企业家中读书最多的,更希望成为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工作者。我愿意让大家看到,女科技工作者也不只是坐而论道的,把所做的学问根植在鲜活的实践中,才更有意义。

  谈到女性都爱关注的“”的话题,宋青有自己的见解,“植物一年四季会有‘季相变化’,一棵树,无论是春天的青郁葱茏还是秋日的落叶缤纷,都很美。女性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美,18岁有青春的美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滋养和丰富的阅历,则会让你拥有内外兼修的美。腹有诗书气自华,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才能做到灵魂深处的青春永驻,会让你美得更有底气!

  宋青说特别感激江苏这块土地给了她自由生长、成才的可能。“我所从事的是一份美丽的事业,‘脚下有泥土,心中有蓝天’,我也希望更多有才华有底气的女性能融入时代洪流中,为我们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杨毅:

  把论文书写在抗疫一线

  “虽然我们女同胞自己的节日到了,但根本没时间过节,工作安排得满满的……”7日下午,记者拨通南京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的电话时,她刚从苏州抗疫一线返回南京。

  “不是在救治病人,就是在救治病人的路上”,用这话来形容杨毅一点也不为过。查房、定抢救方案、在床边守着病人,这是杨毅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她还要带研究生、搞科研、给学生上课。

  这两年来,哪里有急重症患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20年疫情暴发时,杨毅有时一天要奔到三个城市指导救治重症病人。一名无锡患者,因为失聪无法语言交流心情烦躁。杨毅就用笔和他写字交流。“趴过来,用呼吸机,能救命”,经过反复沟通,病人消极的情绪被纾解,最终康复出院。在苏州,一名70多岁的重症病患经杨毅等专家抢救成功,老人康复出院时高兴地对着杨毅朗诵起《沁园春·雪》。

  去年11月份起,杨毅先后到大连、内蒙古、西安等地支援抗疫,直到春节前几天才返回南京。前不久苏州局部地区发生疫情,她一去就是10天,直到形势稳定后才撤离。

  江苏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杨毅又奔赴全国多地支持抗疫,并将相关经验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助力国际抗疫。杨毅以仁心仁术,诠释着敬畏生命的医者风范。她说:“尊重每一个人,珍惜每一条生命,做好本职工作,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吴薇:

  用辛苦换来群众满意的笑脸

  “过去出行不方便,出门检测产品质量和仪器计量检定都需要专车专送,现在公交线串起了所有的技术机构,出门办事便利多了!

  去年,“泰检易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公交1号、2号专线相继开通,企业和市民办理消费维权、检验检测等业务变得方便快捷。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院院长吴薇深感欣慰。

  2016年,由吴薇带领团队探索运用“互联网+”模式,创新建立“泰检易”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NQI)一站式服务。

  “我们就想打造云上线下协同的NQI一站式‘工具箱’。”吴薇介绍,一些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技术机构或难以负担高昂检测费用,而“泰检易”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大量专业技术机构资源,让企业省时省力,同时节省检测成本。目前,“泰检易”已有注册用户11000多户,累计为群众节约出行费用近100万元。

  从起初找不着研发方向、技术,无法搭建平台,到现在入选省首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泰检易”的成功经验被众多单位争相学习,吴薇说,最想感谢身边默默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家人和同事。“在工作中做一个立说立行的人,在生活中做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在我看来,家庭和工作其实可以兼顾,重点在于要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格琴:

  将心理学运用在社区工作中

  “我们正在安排‘三全家庭教育支持行动’计划,大家正忙着整理各项材料,也顾不上放假了。”南京市秦淮区光华路银龙翠苑社区书记张格琴,既是社区的当家人,也是社区居民的心理咨询师。

  社区里老年人多、空巢家庭多、老年慢性患者更多,日常工作繁杂而琐碎。社区治理工作,多是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等。一直从事社区治理工作的张格琴认识到,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会非常有利于开展工作。

  说干就干,2018年底张格琴报名参加了初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从此开始了为期半年“三点一线”的日子。除了每周六要从早上9点上到下午5点半,周一、周三、周五的晚上也要上两个半小时的课。课堂上很多案例她在社区工作中都遇到过。张格琴说,半年的学习很辛苦,但收获很大。

  “有时候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当事人不愿向外人透露,造成心理问题,而我用专业的知识做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往往能及时化解危机。”张格琴说,有些罹患癌症的病人因为心理压力很大,身体恢复不好。她在社区建起“生命无极限”的癌症康复组织,帮助不少居民走出困境。

  “家庭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张格琴说,社区管理工作虽然繁琐、复杂,但小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区稳定、社会和谐,从这个角度讲,她这个社区干部做的工作重要而有意义。

  程文俊:

  用知识和事业打造自信之美

  “刚刚下门诊,4点马上还有一个线上教学视频会!”3月7日下午3点45分,记者联系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程文俊时,她正忙着参加医院三八妇女节活动——为6家分院的医护准备妇产知识培训。

  周一、周二上门诊,周三、周四做手术,周五、周末联系学生和团队进行课题研究……程文俊每天日程都满满当当,“晚上十点能回家就不错了。”作为从业近30年的妇产科专家,她是江苏省卫健委“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至今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曾获得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二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程文俊致力于妇科恶性肿瘤研究,无论是在病人中还是在同事团队中,她的业务能力和仁心仁术都有口皆碑。“有持之以恒的心态,有平台和团队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吃得了苦。”谈及自己的成功,程文俊坦言。“曾经科研是我的短板,为此我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了三年,终于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这三年,程文俊深感对家庭、对孩子亏欠太多。“我一直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做医生,就做好了牺牲和奉献的准备。我的父母是医生,我爱人的母亲也是医生,因此他们都理解我、理解这份职业。也是他们给我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对此我很感激。

  自信的女性是最美的。在程文俊看来,“真正的美丽来源于自信,而自信来自于知识和事业,来自于和谐的家庭和团结的团队。

  张黎星:

  将对生活的理解融入苏绣

  苏绣起源于苏州,这项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年艺术家、苏州市卢福英刺绣培训学校副校长张黎星就出生在苏绣的发源地之一——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

  从小看着奶奶和妈妈做刺绣,张黎星耳濡目染地对苏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妈妈觉得刺绣太辛苦,劝说我高考时报考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专业。”张黎星说,这非但没有浇灭她对苏绣的热爱,反而更坚定了她师从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卢福英老师的决心。

  张黎星能理解母亲的担忧,苏绣对上几代人而言是一种维持生计的手艺,但在她看来,这是一个极富美感的领域,她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融入作品,为推广传统文化而奔走。最近她正在绣制一幅和抗疫有关的作品,希望将大家团结抗疫的记忆永久保存。

  “苏绣体现了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这不仅是手工艺,更展示了女性的智慧。”张黎星现在仍保持着每天超8个小时的伏案创作。为了让这一古老的艺术赢得更多年轻人喜爱,她和老师卢福英创办刺绣培训学校,带着作品进校园、进社区,录制中英文网课……希望让更多人接触苏绣、爱上苏绣。

  家庭生活在张黎星心中也十分重要,她说,教育好子女和做好个人的事业并不矛盾,“做一个毕生都在不懈追求的母亲,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她说,也希望更多女性能拥有这种力量。

  沙春娟:

  把群众的认可化作动力

  “姚大妈,你们楼道这几天有外来人员吗?”……3月7日,记者见到启东市汇龙镇彩臣三村党总支书记沙春娟时,她正在带人排查楼道。

  4日,启东市在外地返启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1人检测结果呈阳性,整座城市闻令而动。从疫情发生到昨天,沙春娟和社区工作人员不分昼夜,每人每天仅电话就要打出上百个。

  “3月4日开始大数据排摸,结束时已是次日凌晨,回到家感觉脑袋嗡嗡作响。”沙春娟回忆,凌晨两点左右,她又接到指令,要进行区域核酸检测采样,于是立即赶回社区,“5日一整天都扑在采样点,算下来连轴转了36个小时。

  忙碌中,沙春娟最放不下的是家人。“这几天忙得顾不上我妈,明天是‘女神节’,也不能去陪她。”说到这,沙春娟红了眼眶,但这个在社区工作了17年的“铁娘子”很快恢复了微笑,“彩臣三村社区有近万居民,能守护好大家的健康,得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鼓励。

  梁玉婷:

  对泥土的坚守结出科研硕果

  “土壤是我们最熟悉的,但也可以说是最陌生的。做农业相关的土壤学研究,种地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我们很多老师、学生都是种田高手。”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玉婷说,到了农时就得下地,工作安排跟着农作物生长周期走。她的办公室门后挂着20多张工作证,背包出差是常态。

  土壤中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地上的农作物能否长得好、长得壮,取决于地下土壤有多肥,这与其中的微生物情况密不可分。”梁玉婷说,要想利用这些生物资源,必须先找到并认识它们。除了借助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设备,还必须要走进田间地头,才能更好地研究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南京土壤研究所在河南封丘、江苏常熟和江西鹰潭等地设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梁玉婷主要在鹰潭开展红壤的地力提升和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实验田种水稻和玉米,需要在作物的不同生长周期采集土壤样品。每次出发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设计实验方案,做好土壤样品的田间预处理和实验室分析。农作物生长讲究时令,一次田间实验失败可能就意味着一年“白忙”了。不过,梁玉婷表示,失败是科研工作的常态,但“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为下一次的前进积攒经验”。

  在梁玉婷看来,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专注和执着最美。河南封丘县盛水源村的“梅花井”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土壤学家熊毅院士当年为治理盐碱地修建的。“老一辈科学家扎根田间地头、默默付出,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基础研究很难在短期内出成果,但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在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觉得这种坚守最值得赞美。(记者 张琳 仲崇山 谢诗涵 王甜 蒋明睿 徐超 王静)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