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疼痛都得当心 产后妈妈更需关爱

30.03.2016  09:51

 

医务人员认真聆听专家授课。

 

 

昨天,全省产后康复技术培训班在我市举行,来自省妇幼保健协会、北京朝阳医院等的专家为全省250余名妇产科医务人员讲解了产后服务规范、产后康复新技术、围产期心境障碍等课程。记者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了解到,我市开展产后康复推广多年,在产妇参加产后42天健康体检时,医生发现不少产妇存在康复误区。

 

每年约三分之一的产妇有失眠症状产妇失眠要当心抑郁

 

专家在讲座中介绍,目前,40%~80%的女性会发生产后不良情绪,10%~30%的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在第一次生育时患抑郁症,二次生产后的再发风险达到50%,怀孕前有抑郁症病史,复发的风险约为30%。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市出生5000多名婴儿,每年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产后抑郁症患者至少有20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产妇出现失眠症状。妇幼中心产后康复门诊医生张艳娟介绍,因为不适应角色的转变以及身体上的不适等多种原因,我市很多新产妇出现失眠症状,此时,部分产妇的家人会认为,带宝宝辛苦,失眠是正常现象,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产妇出现抑郁情绪,继而加重为抑郁症。

 

30岁出头的小玲是个追求完美的女性,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一直高标准要求自己。怀孕后,为了宝宝的健康,她尽量补充各种营养,身材迅速“膨胀”走样。宝宝出生后,家人发现原本温顺乖巧的小玲变得脾气暴躁,经常冒出“活着真没意思”之类的言语,夜间还经常不睡觉,盯着宝宝发呆。在产后42天体检时,小玲被确诊患上产后抑郁症,医生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但效果并不明显。在孩子五个多月大时,小玲不得不给宝宝断奶,到专业的精神科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记者从妇幼中心产后康复门诊了解到,市妇幼中心目前已经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分析软件,帮助产妇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今后还将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门诊,帮助新妈妈们摆脱产后不良情绪。

 

小病痛原来是产后病症产妇发现各种疼痛要及时就医

 

前几天,市民刘女士被家人用轮椅推着来到妇幼中心产后康复门诊。“我骨盆这里疼得路都走不了了,医生,你赶紧帮我看看吧!”刘女士说,她刚生完孩子时,就觉得骨盆处隐隐作痛,以为是骨盆附近的肌肉组织受伤,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谁知近一个月过去了,疼痛感越来越强,直到不能行走,翻身也很困难,她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市妇幼中心诊治。

 

看着刘女士痛苦的样子,接诊医生也感到“没底”。经过检查后,医生发现,原来刘女士患上了耻骨联合分离症,就是骨盆前方两侧的两块软骨错位了,是产妇常见病症。经过按压复位、推拿等治疗方式,刘女士的疼痛逐渐得到缓解。

 

张艳娟介绍,部分产妇担心被家人说“娇气”,身体有不适强忍着,直到症状十分明显才就医。事实上,疼痛反映的可能是某种产后病症,需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如腰背痛、腹痛可能是盆腔炎症等妇科疾病的病症,乳房胀痛可能是乳腺炎症,如不及时就诊,可能导致重症乳腺炎,需要手术治疗,还有部分产妇因乳腺炎导致回奶,断了新生儿“口粮”。

 

在产后42天体检时,还有些产妇的家人向医生咨询“我家奶不多,有没有什么办法催一催”等问题,张艳娟说,疏通乳腺的确可以增加乳汁的分泌量,但必须从产后2~3天就要开始,一个月后再疏通,为时已晚。

 

我市有一半产妇使用束腹带“束腹带能瘦身”只是商家的噱头

 

医生介绍,参加产后42天体检时,我市有一半产妇都戴着束腹带,还有的产妇穿着连体紧身衣,胸腹部被缠得紧紧的,体检时半天都脱不下来。

 

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可能会影响盆底功能。”张艳娟介绍,束腹带是用于剖腹产止血的,只需要佩戴一两天就应该取下,所谓的“束腹带能瘦身”只是商家的噱头。我市很多年轻的产妇为了保持身材,一生育完就绑着厚厚的束腹带,可能会造成盆腔血液运行不畅,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各种妇科炎症,还会使腹内压升高,出现子宫下垂等多种不良后果。

 

我市部分老人还坚持着产妇月子期间不能下地、不能洗澡刷牙、不能出门等说法,虽然大部分年轻人知道这是不正确的,但月子期间不运动、不注意个人卫生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产后缺乏运动,子宫内淤血难以排出,不利于康复。顺产后几小时就应该下地走动,剖腹产的新妈妈需要保护伤口,一般两天后可下床行走。月子期间,不能一直躺在床上,应该在屋内适量走动,在保证不受凉的情况下应勤洗澡洗头,每天用柔软的牙刷刷牙。

 

我市目前有不少社会机构开展产后康复治疗。记者从此次培训班上获悉,开展产后康复服务的单位,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国家药监局注册,软件系统需要具备国家工信部的产品登记证书,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培训合格证。产妇如果接受产后康复指导或治疗,可以事先查看相关机构是否具有这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