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关注古镇溱潼

27.01.2015  14:05

  央视记者在溱潼街头拍摄取景。
  顾俊 摄

  中国江苏网1月27日讯 (记者 周书卉 通讯员 季晨)近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百集系列片《记住乡愁》摄制组正在姜堰区溱潼镇城北社区拍摄孝亲故事,今年上半年将于央视播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不仅是仁爱思想的源泉,也是忠、廉、仁、爱等美德的基础,而且,它还具有爱社会、懂感恩的广博情怀,希望这里的孝亲故事能给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带来影响。”节目编导于涛说。

  寻访一个多月

  古镇溱潼进入视野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由中宣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实施,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该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和古镇进行拍摄,以乡愁为情感基础,采取纪实手法讲述“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据摄像师马锐介绍,目前,江苏境内,摄制组共筛选5个古村落和古镇作为拍摄对象。除了溱潼镇之外,还有苏州的明月湾村和陆巷、无锡的周铁村、扬州的大桥镇。

  “寻访溱潼镇,我们整整花了一个多月。”马锐说,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的古镇和古村,摄制组一一到现场考察,不少古镇由于被过度开发,古意被破坏,不符合拍摄要求。当他们寻访到溱潼镇时,眼前一亮:小桥流水、深巷幽居、麻石铺街、老井当院,别具一格的岛镇环境,以及名人遗迹,历史留存,传统工艺,特色美食等,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摄制组在充分了解到溱潼镇的人文特色后,确定将该镇城北社区“尊老尽孝”的故事确定为拍摄主题。

  孝亲故事很多

  尊老尽孝一脉传承

  漫步溱潼镇城北社区,社区内绿树禅院、祠堂、牌楼、“院士故居”等古迹一一在眼前呈现。

  据了解,溱潼丁家沟村自古就有“尊老尽孝”的优良传统。在此读书的储巏高中进士后,为就近奉养双亲,曾回绝吏部尚书尹昱要其在北京任职的要求,转而在南京就近任低级官员。清末民初,当地曾开辟“八间房”——每间在10平方米左右,用来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并为其养老送终。富商李贞发(李德仁、李德义兄弟院士的曾祖父)因为孝敬老人、体恤乡邻,被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钦赐牌匾“孝德永彰”。而“孝德永彰”也作为李氏家训代代流传。

  城北社区支书、主任樊元萍说,该社区曙光巷是一条 “长寿巷”,前后100多米的范围内,住着5位95岁左右的长寿老人,最长者已达100岁高龄。摄制组撷取了几位子女悉心照顾九旬长者的故事。

  马锐介绍,社区居民李维俊曹兰珍夫妇,悉心照顾养母50年的故事感人至深。上世纪60年代初,李维俊的养父病故,他辞掉了在上海铁道部门的稳定工作,回到老家专心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养母,并带着养母四处求医。婚后,李维俊夫妇二人更是悉心照顾老人。目前,94岁高龄的老母亲身体已经逐渐康复。这个故事,也是节目的讲述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身为国际学术泰斗、中科院院士的李德仁,读书期间,得到姨妈的照顾和表姐的资助。李德仁始终不忘姨妈、表姐的养育之恩。工作后,他定期看望和接济姨妈,在经济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还为家族中的后辈子女求学出钱出力。

  “体贴”泛化为民俗

  细节让摄制组感动

  “在溱潼拍摄的这些天,我们每天都会为镜头下的细节感动。”编导于涛感慨。

  在拍摄曙光巷62岁的王领兰照顾98岁婆婆的故事时,摄制组一大早叩开王领兰的家门。“因为婆婆嫌电热毯太烫,她便每天夜里跟婆婆在一个被窝睡觉,帮婆婆暖脚。我们去的时候,发现她起床后,迅速帮婆婆把被子掖好,再帮婆婆穿衣服,这个动作尽管不起眼,但特别细心、贴心。”于涛说。

  于涛注意到,爱老护老的情怀还渗透进当地的建筑工艺里。很多明清宅院的地上都铺设“响砖”,即一种铺设松动、走路时能发出清脆碰撞声的小青砖。“响砖”不但可以起到防盗预警的作用,当步履缓慢、沉重的老人走过时,规律的响声还能提醒家人注意老人安全。此外,当地很多建筑拐角处的直角都被削平,以粗糙的砖块重新雕砌,以保证老人在遇到碰擦时不被撞伤。这项独特的工艺称为“磨圆角”。

  于涛表示,当“体贴”泛化为一种社会风尚和民俗习惯时,孝的意义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