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档”城市美容师相濡以沫辛苦却充实

18.07.2015  12:32

 

 

 

 

每天清晨5点,在靖城街道团结路社区的巷子里,总能看到一对相携相伴的老夫妻。丈夫慢慢地骑着保洁车,妻子默默地拿着大扫帚,在车后头扶持跟随着。他们已过花甲之年,满头花白头发,就这么一前一后在社区的大街小巷走了12年,周边居民戏称他们为“最美夫妻档”。“不管是年轻时打拼供孩子读书,还是年纪大了做环卫工,这辈子有她在我背后,我干什么都有劲儿!”丈夫孙桂章说。

 

娶她,我就花了14块钱

 

孙桂章祖籍上海,今年65岁。上世纪中期,孙桂章的父亲去世,年幼的他跟着母亲回到娘家,在生祠镇新丰村安家。

 

儿时的孙桂章一直对同村的朱秀英有好感,上学的时候,孙桂章总会早早地来到朱秀英家,跟她一起去上学。由于家中兄弟多,小学毕业后,孙桂章便辍学在家,帮母亲干农活,每次从朱家门外经过时孙桂章都情不自禁地用目光搜寻朱秀英。成年后,一到农忙时节,孙桂章就抢着去朱家帮忙,只要每天能见到朱秀英,再苦再累他都乐意。

 

1972年,经媒人介绍,两人之间的窗户纸一捅就破,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我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根本拿不出什么聘礼。”回忆当年,孙桂章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结婚前两个月,他到公社干零活,用赚来的14块钱给朱秀英做了一套灯芯绒棉袄,两人就这样开始生活在一起。

 

一转眼,43年过去了,孙桂章至今还记得朱秀英扎着马尾辫,穿着红色棉袄的样子。“结婚那一年,我20岁,他23岁。他跟个傻小子似的,只会傻笑,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同意跟他了。”朱秀英笑着说。

 

再苦再累,我陪着你

 

婚后,孙桂章和朱秀英有了一双儿女。家徒四壁的处境让夫妻俩认识到,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儿女们的命运。在那个年代,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对平凡的农村人,却凭种地、养猪,培养出两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

 

当年我们夫妻俩在新丰村种20亩地、养18头肉猪还有100多只蛋鸡。”说起这些陈年往事,孙桂章的言语里满是骄傲。他告诉记者,为了给儿女们赚足学费,他变着花样种粮。别家一亩田一年种植一季水稻、一季小麦。他家田里采用轮种的方式,从年初开始,依次种植元麦、早稻、晚稻,待晚稻收割后再种棉花,一年四季地里没有一天空闲。每到大忙时,夫妻俩一天的睡觉时间不超过三小时。

 

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家一年能收两三万斤粮食,也算‘万元户’,但为了让孩子读好书,我们俩连肉都舍不得吃,什么苦都吃尽了。”孙桂章说,有时候也觉得特别累,心想为什么非得受这个罪。每到这个时候,朱秀英总会默默地守着他,静静地安慰:“你看,这两孩子多争气,家里到处都是奖状。我们再熬一熬,他们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再苦再累,我陪着你。

 

1992年,孙桂章的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校门前,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欢迎您”几个大字时,孙桂章和朱秀英高兴得跟孩子似的。隔年,孙桂章的女儿也成功考入武汉的一所名牌大学,夫妻俩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现在,我们特别知足

 

通过辛勤劳作,孙桂章和朱秀英顺利供两孩子读完大学。2003年前后,生祠镇开始新农村建设,夫妻俩跟随回靖工作的子女来城区居住。在农村忙碌了一辈子,虽然年过半百,但两人一刻也闲不住,拿着招聘广告就报名应聘保洁员,一干就是12年。

 

孙桂章和朱秀英的保洁范围是人民路人民桥附近区域,每天工作时间从6:00~16:30。不论刮风下雨,夫妻俩都提前一小时上岗,认真负责地做好保洁工作。

 

前天中午11点,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街道路面上。记者来到夫妻俩的保洁路段,老两口正准备吃午饭,两盆爽口小菜,一大碗绿豆汤,简单的饭菜,孙桂章吃得很香。朱秀英拿出随身携带的布袋,里面装着清凉油、干毛巾还有一大瓶凉白开。“这两天天气热,多喝水不容易中暑。”朱秀英说,到了夏天孙桂章心疼她,常常把她的活儿偷偷干了。

 

其实,儿女们早已给二老办理了养老保险,老两口每月都有些固定收入,根本不需要再为生计发愁。“忙忙碌碌一辈子,他在家闲不住,我就陪他一起出来找点事儿做,两人在一起也有个照应。虽然有点辛苦,但是我们觉得很充实。”朱秀英说,最苦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现在老两口身体很好,儿女孝顺,她觉得特别知足,每一天都很开心。

 

天热了,朱秀英从家里拿来水瓶给正在保洁的孙桂章倒满水。盛义摄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