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种苗种下孩子梦想

22.06.2015  17:11

  顾德宁  

  零点快评

  21日新华日报官博报道,南京中小学生太空种苗种植科普实践活动启动,目前已有120所学校,超过2万名中小学生拿到了航天育种的太空种苗,回家或在学校试种。最大的南瓜可长到500斤,小番茄会长成黑色、粉色或黄色……

  这些年,我们对孩子的科普虽然非常重视,但在做法上总给人一个不够活泼生动的感觉。由于缺乏足够的创意和激情,本来活泛有趣的科普却被弄成枯燥无味的教条。现在,引导和帮助孩子参加太空种苗种植这种科普实践活动,知识性、参与性都强,这是我们改善科普形式的一个方向,值得赞扬和提倡。

  这也说明,以我们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要把科普做得“好玩”和“吸引人”并非难事,关键是重视不够。钱学森多次提出,要利用一切手段特别是利用高新技术搞科普,要生动活泼,吸引人关注和参与。如何使科普有趣抓人?不妨先问问孩子“科普怎样做才更好玩”,可能不失为一条捷径。

  公民科学素质已影响到科技创新能力。要改变,就要从孩子抓起。教育专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孩子创新能力差,其症结在于我们“标准化”的教育体系,孩子稀奇古怪的念头和试验,往往被视为无用的杂念或雕虫小技而被学校和家长制止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差,很大程度上与从小就过多受制于“标准化”和“正规化”有关。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希望孩子种太空种苗这类科普多多益善,也就是希望鼓励孩子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地想象,同时放开手脚去实验,如此,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更大和多彩的蔬果,更有美好奇妙的想象。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