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筝博物馆在宜兴周铁开馆 总投资近300万元

06.11.2016  17:33
太湖风筝博物馆在宜兴周铁开馆 风筝博物馆开馆同期举行风筝大赛

  中新网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孙权)记者6日从宜兴市周铁镇人民政府获悉,为了把传统风筝制作技艺与太湖流域民俗文化相融合,深度挖掘开发“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铁鹞笛(灯)风筝制作技艺”,充分彰显中国风筝二千多年的博大内涵与独特魅力。宜兴周铁镇党委、政府特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规划设计,选址周铁历史文化街区,在原清代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修建了太湖风筝博物馆。太湖风筝博物馆11月5日起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

  据了解,太湖风筝是中国江南风筝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风筝博物馆则是旨在收藏、陈列中国风筝的精品及有关风筝的文史资料,促进风筝文化的推广与繁衍。该馆设“风筝传统制作工艺、太湖风筝获奖荣誉、太湖风筝精品、中国风筝精品、太湖风筝历史文化”等展区,以实物、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对太湖风筝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品、制作技艺等方面进行回顾与展示。

  “此番周铁镇打造的这个太湖风筝博物馆,亦是太湖流域地区第一座以风筝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总投资近300万元,总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馆内除各类展示区外,还设有风筝制作体验区,巧妙地将现代博物馆功能融入到清代建筑的历史记忆中去。”周铁镇党委书记路翀表示,此举意在最大限度地保护、传承好周铁2700多年的历史文脉。

  在太湖风筝博物馆开馆当天,宜兴周铁镇还举行了中国·宜兴第十九届太湖风筝节暨2016’东泽杯’全国风筝精英赛,共有42支代表队、22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分别为龙串类风筝赛、软翅串类风筝赛、硬翅串类风筝赛、软板串类风筝赛、硬板串类风筝赛、软板大型风筝赛、串类最长风筝赛、软板造型风筝赛、最大风筝赛、滚地龙风筝赛、夜光风筝赛、运动团体风筝赛、打斗风筝赛、盘旋类风筝赛、特色风筝表演赛,参赛风筝多达328只。

  记者了解到,位于太湖西岸的宜兴周铁镇,放飞风筝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民间制作和放飞风筝活动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鹞笛、鹞灯风筝更是独具特色,别有风韵。截至目前,该镇已成功举办四届江苏省风筝比赛,

  据悉,周铁镇位于宜兴市东北部,东濒太湖,因周朝设铁官于此而得名,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湖山毓秀,人杰地灵,尊礼重教的优良传统造就了周铁浓厚的文化底蕴,此间素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之美誉。(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