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越来越难 太湖治理,如何跨越“7年之痒”

30.11.2014  13:10

  浩淼万顷的太湖,是一颗镶嵌在长三角的明珠,也一直是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2007年太湖水危机之后,太湖治理成为全国湖泊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不仅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检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尺。

  昨天,省太湖办在苏州召开新闻通气会,宣布太湖连续7年实现安全度夏,并就下一步工作集思广益。而记者此前在太湖沿线深入采访中发现,7年来,在太湖藻情出现“稳中向好”变化的同时,太湖治理“边际效应”也日益显现。如何跨越“7年之痒”,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扔到水里”的钱没有白扔

  每年5月-11月,太湖的水质藻情便格外牵动各界的心。而每年的这段时间,记者也会多次踏访太湖,记录太湖治理的点滴变化。

  8月,在无锡南泉水源地,记者看到,汤师傅正熟练地操作着增氧曝气设施,确保水源地安全;11月中旬,记者采访了正在捞水草的贺福根,他是苏州吴中区专门聘请的“太湖保洁员”,每天像管马路一样管太湖……一批批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一座座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沿湖各市实现“双源供水”、“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曾经渔网密布的湖岛变身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7年来,太湖确实发生了太多变化。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记者梳理发现,太湖流域三次产业比重已从2007年的2.2:60.6:37.2转变为去年的1.9:51.9:46.2。与此同时,江苏坚持规划、资金、项目、责任“四落实”,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太湖治理,并积极引导太湖治理从被动向主动、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从应急防控向综合治理转变。截至2013年底,省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完成的总投资1083.1亿元、1602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060亿元、1450个项目。

  “扔到水里”的钱,没有白扔。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太湖湖体平均水质已经从2007年的劣5类提升为4类,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蓝藻集聚次数和湖体藻密度也呈波动下降态势;湖体综合营养水平则从当初的中重度富营养改善为轻度富营养;而输送了入湖污染总量七到八成的15条主要入湖河道,2007年时有9条处于劣5类,2013底已全部摘掉劣5类的“黑帽子”。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