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继续做好中德沟通的纽带

19.11.2018  10:11
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继续做好中德沟通的纽带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

  每天,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Matthias Müller)会早早出门,花半个小时开车从上海来到太仓,对于这样的“双城”生活,他表示“非常享受”。

  1990年,还是学生的马悌思就曾到中国台湾交流学习。1994年他到杭州留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德政府和企业之间从事各项协调工作。2006年他进入上海德国中心工作,也是从那时起,他注意到距离上海42公里的太仓。

  1993年太仓高新区成立。同年,来自德国西南部的家族企业克恩-里伯斯在这里落户,舍弗勒、西门子、托克斯等中小型精密制造企业接踵而至。目前,太仓已集聚300多家德国企业,包括46家“隐形冠军”企业,年工业产值超500亿元。今年11月,太仓被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授予中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聚集这么多德企的县级市,全中国可能也找不出第二个。”马悌思说。

  马悌思还兼任上海德国中心副总经理。他说,通过周密市场调查,他们发现太仓德企对一些高端服务如国际化的律师咨询、猎头招聘、财务审计等有很高的需求,但太仓本地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需求。2016年6月,太仓德国中心开业,这是继北京、上海之后,在中国设立的第三家德国中心。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较低的成本,吸引不少中小型德企迁往太仓。

  马悌思在中国已待了二十多个年头,从学生到高管,他见证了中国的巨变。“20多年前,德国企业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同类型德国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现在主要是中国企业。高端和贵不再是德国产品的专利,中国产品也越来越好,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他还注意到,中国已从大量出口低廉产品的模式,转型为出口品牌。马悌思每年会回柏林老家几次,他发现近几年,不管走进柏林哪家手机商店,都能看到中国的华为、小米等品牌。产品优质,售后服务也到位,中国品牌在国外市场正逐步站稳脚跟。

  去年1月27日,德国工商总会公布,中国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此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都是我们的欧洲邻居,现在却是一个离德国1万多公里的国家,这种感觉太奇妙了。”马悌思感慨道,“全球有8家德国中心,在中国就有3家,可见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学习中文。

  据统计,目前有1000多位德籍人士生活在太仓。马悌思说,德国中心不仅是一个服务中心,也是一个中德文化交流平台。他和租户们不仅会过啤酒节、圣诞节和复活节,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中德两国租户也会一起庆祝。

  2008年起,太仓每年都在德国的不同城市举办“太仓日”活动。通过与德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体育等交流,帮助中德企业和人民互相了解、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目前,400多家太仓本土企业与德企已开展产业、技术、人才和资本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太仓日”活动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

  在马悌思和他的团队的努力经营下,太仓德国中心发展迅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从全国各地来的考察代表团。马悌思希望,继续做好连通中德企业和文化的“纽带”,把太仓德国中心办得更好。

  本报记者 沈峥嵘 朱娜 本报实习生 顾静

原标题:太仓德国中心总经理马悌思:继续做好中德沟通的纽带

标签:

编辑: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