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下21天雨终于放晴 专家:是抢收抢种最好时机

02.11.2016  13:34

  “本来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没想到10月份不停下雨,把我家稻子都泡在了田里。”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扬州江都区宜陵镇种粮大户王卫峰的田块,晴朗的天气也没能赶走他心头的阴霾,从起床开始,他就开始打电话,落实收割机械。“必须赶紧收割,你看,不少田块的稻子已经倒伏了,其实倒伏对于产量的影响并不太大,可怕的是,很多稻子在田里发芽了,种田这么多年,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在江都区另一位种田大户景传来的地里,记者看到大约有两成稻子已经倒伏,即便那些看起来并无异状的稻田,仔细观察下,也能看到不少稻谷上面已经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景传来说,太阳一晒,许多稻芽已经“缩水”,“昨天下雨的时候,看起来特别明显,绿油油的一片。”他说,有句俗话说“麦出出一壳,稻出出一角”,意思是这些发芽的稻子,最后打成米会缺上一角,而且无论是产量,还是口感上,都不如正常年份。“不少六七十岁的老农民表示,水稻在田里这样大面积发芽,这种灾害是他们种田四十多年来从没遇到过的。”江都区农机局局长张永新告诉记者,稻子发芽会带走营养,最后成米的质量、口感都会下降,出米率也会下降,现在很多农民担心的是,这样的发芽稻谷最后能卖什么价?

  事实上,稻子发芽现象相当普遍。10月中旬开始,我省自南到北进入水稻收割期,然而,整个10月份,我省只有一两个多云天,绝大多数日子都是阴天和雨天,其中下雨天多达21天,创下历史纪录。雨不停,加上温度还比较高,导致成熟的稻子在田间发芽。这可苦了种粮农民,因为地里积水一直未能排干,收割机器下不了地。江都区分管农业副区长孙明告诉记者,江都区水稻早熟品种田间出芽达到20%,部分影响严重的田块甚至超过50%。记者了解到,除了苏南地区稻子发芽现象更为普遍外,苏北苏中地区的稻子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芽,可以说全省水稻都因气候反常而受灾。

  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金马社区,放眼望去,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一些直立着身子,一些则侧躺在田间。61岁的农民卞云兰说,虽然天开始晴了,但地里还有两三厘米的积水,要收割还要等一两天。“小麦收割时连续阴雨,抢收的小麦卖相不好,到现在还没有卖掉,只得放在家里。”她说,秋粮减产、减收已成定局,亩均至少减产一两百斤。说完,她带着记者来到水稻地里,远看密密麻麻的水稻站立的显得稀稀拉拉,有的像上了一层霉;再仔细一看,穗上有不少空籽。让她稍微宽心的是,天气放晴后,会有村干部统一帮忙联系收割机。

  这半个多月来,南京六合区上马村种粮大户李解战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醒了,“听着窗外的雨声,越听越烦。倒伏的稻子大概有200亩,许多早熟的稻谷来不及收割,在田里发芽了。”李解战老家在东海县,2002年来到六合区承包土地种田,慢慢扩大规模,现在流转了1400多亩土地。

  李解战说,行情最好的时候是2010至2014年,风调雨顺,几台收割机、烘干机、粮食加工厂房都是那几年攒下的。去年10月底刚开始割稻子的时候,天就开始下雨,他买的3台一组烘干机正好派上用场,昼夜连续作业。今年天气比去年更糟糕,他种的1400亩稻田中,500亩是晚熟籼稻,800多亩是晚熟粳稻,所有稻子都没收上来。“目前这季稻子,平均亩产大概只有1200斤,比正常产量至少减产300斤左右。”李解战给记者算了笔账:1400亩共减产约42万斤,每斤稻谷按1.3元出售,损失就是50多万,再加上收上来的稻谷要烘干,成本上升,毛估估也得损失60-70万元。他还说,周边大约有几十个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都遭了灾。

  屋漏偏遭连夜雨。“我正为土地流转费用发愁呢。”溧阳市南渡镇种粮大户潘雪英说,她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流转了600多亩土地种粮的,流转费用每亩每年890元,合同一订三年。按照合同,每季稻子收获以前就必须把下一年度的土地流转费交掉,否则流出土地的农民就不让收割稻子,怕种粮大户收了稻子后不种了。“我还真的付不起流转费了。”她说,去年一季稻子和今年一季麦子,起码亏了30万元,现在又遇到稻子发芽,眼看又要亏损,到哪去凑这个流转费呢?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种粮大户沈金水说,他流转了1900多亩土地,本来应该在6月30日前交掉流转费,但是两季粮食都亏了,他实在凑不齐这笔钱,跟代表农民流出土地的村委会协商,能不能等卖掉秋粮后再补交?“没想到收稻子时又遇到这种灾害天气!”他一声长叹,说,亏本是亏定了,可是,再亏也得付掉流转费,都是本乡本土的,要是不付,今后还有什么信用?

  省农机局有关专家说,11月1日起,我省有六七天的晴好天气,这几天是抢收抢种最好时机。由于全省同时进入抢收高峰期,可能会导致农机不够用,各地要在充分利用本地收割机械的同时,通过农机流通平台,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进度、气象变化等信息,引导跨地区作业的收割机为本地服务,防止出现“机收荒”现象;鼓励农机合作社发挥现有烘干设备潜力,通过收购稻谷、代加工等途径,为周边种粮大户提供烘干服务,尽量把种粮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仲崇山 李源 赵晓勇 朱新法)

  原标题:一个月下21天雨终于放晴,记者再访农户听民声—— 趁天晴,赶紧抢收水稻啊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