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事故:真相不宜迟到 担责更须主动

20.08.2015  00:49

  中新社北京8月19日电题:天津港事故:真相不宜迟到担责更须主动

  中新社记者肖欣

  19日上午,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第八天,天津港(集团)总裁郑庆跃第一次现身官方新闻发布会。

  事故发生一周有余,天津港集团公司方面始终没有人现身新闻发布会,这本身已经成为舆论焦点。

  郑庆跃解释说,事故发生在天津港港区内,但天津港是区域概念,天津港集团是坐落在天津港内的天津市属国有企业,涉事企业瑞海国际是与天津港集团坐落在同一区域内的民营企业,两家企业没有隶属关系。

  郑庆跃的解释已迟到8天。而迟到的后果是,人们天然地把所有矛头都指向天津港公司,一周以来各种猜测不断被累加、发酵。自然而然地,郑庆跃成了被媒体提问最多的焦点人物。

  瑞海公司是否直接从天津港获取经营危化品的“特权”?天津港首次现身,明确表示,作为企业不具备监管职能。此前八场发布会,天津官方始终未澄清危化品的确切监管责任部门。

  天津官方在随后发布会中,“起底”瑞海公司,公司责任人、背后关系、危化品许可证的获取,环境质量、后续安置和赔偿……曾经导致各种猜测甚至恐慌的消息被集中澄清。

  “这次确实比较难,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复杂的(情况)”,面对迟到的真相,亦是首次现身发布会的天津市委代书记、事故处置总指挥黄兴国承认,“当然我们做的也不怎么好,以后我们会慢慢改进”。

  事发第八天,天津港和天津官方终于双双明确表态,经查实无论涉及到谁的责任,绝不推卸袒护、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于缺席,他们解释,此前“一心一意忙于抢险救援”,“请大家体谅”。

  然而真相不透明,谣言就会满天飞,解释再诚恳,信用也打折。天津被人戏称“没有新闻的城市”,习惯“怕出事”的思维和做事方式最终导致在大爆炸的拷问面前,显得疲于应对。比出事更可怕的是迟到的真相和缺席的问责,只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才能免于被动。

  天津港和天津官方多次强调,国务院已经成立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希望事故查明以后,能有人站出来真诚地对遇难者、受害者和社会公众道歉。在国际上,发生重大人为事故,企业道歉赔偿,政府官员引咎辞职已是惯例。

  希望天津这个老牌的直辖市、年轻的自贸区,寄托着1400多万人希望与梦想的城市,能在伤痛中涅槃重生,这片土地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们唯有追回迟到的政企权责分明、日常管理有序、危机处理及时、消息通报透明、责任追查到位,才能给历史和人民一个交代,才能告慰100多条生命,才能抚平滨海之殇。(完)

  原标题:天津港事故:真相不宜迟到担责更须主动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