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三大突破促科技金融做大做强

04.02.2016  09:44
          近年来,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鼓励金融机构授信中小微企业,是天津市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有关人士表示,当前天津市应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抱团发展,突破政策支持方式、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瓶颈,做大做强科技金融。   科企与金融发展缺乏交叉   天津市科委党委书记陆文龙表示,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天津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天津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0年的1.25万家增至目前的7.18万家,其中70%科技型中小企业、85%科技“小巨人”企业集中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天津市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抓手,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微企业授信,收到明显成效。   做大做强“科技金融”,促进金融机构授信科技立身、市场可期、风险可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政府盘活经济的重要抓手。专家表示,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抱团发展已有尝试,但整体上仍处双轨模式,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主流合作通道,科技金融潜力待挖。   在债权融资方面,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规模逐年增大,科技支行、科技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的作用开始显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在政策引导下稳步发展,打包贷款、周转金贷款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具逐渐成为重要的贷款渠道。   在股权融资方面,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机构中,多数为创业投资机构,其组织形式主要分为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企业两类,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尚未建立起顺畅的融资通道。   科技金融发展面临制约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天津市科技金融发展条件成熟,但在操作层面存在三方面制约。   一是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有待完善。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教授周立群表示,天津市在创业投资与产业投资的引导方式、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创新仍滞后,资源优配空间较大。   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金融机构人士表示,目前天津市缺乏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科技金融数据库,以及还未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信用体系。   三是缺乏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人才集聚效应不明显。专家表示,近年天津市引进人才在技术和金融方面均有所倾斜,但缺少具有综合背景的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无法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多措并举破除发展瓶颈   相关人士表示,天津市须借鉴上海、苏州、北京、武汉等地经验,多措并举发展科技金融。   一是政府资金精准支持科技金融项目。借鉴风险补偿机制经验,发挥政策资金在金融机构扩大对科技型企业授信方面的引导和担保作用。   二是打造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形成科技与金融产业集群。周立群表示,通过科技信贷、科技担保、过桥贷款等方面的投融资服务工作,打造一条贯穿企业成长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   三是构建六位一体的科技金融信用体系。构建制度、产品、信息系统、激励机制、服务机构、工作体系等六位一体的科技金融信用体系,推动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四是加强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充分运用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拉动两种机制,着力培养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协同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的力量,整合“科技+人才”“资本+产业”等关键要素,建立“政产学研金际”的科技金融区域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