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大门向北开 走进城北园区朝北埭

23.02.2015  16:42

房屋坐北朝南,大门向南开,这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不过,在城北园区王庄村,有一条埭上的房屋却是大门向北开,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让人啧啧称奇,这条埭也因此得名朝北埭。

 

由健康城西侧的巷子一路向北,穿过新建成的北二环路,再走不到100米便到了朝北埭。一条东西向流淌的河道将朝北埭一分为二,两侧人家沿河而居,南侧的人家门向南开,北侧的人家门向北开。现如今,朝北埭上约有150户人家,绝大多数住在北埭,50户住在南埭,还有部分村民住在更北侧的一条埭上。因为这部分村民从北埭上搬出,因此也称作朝北埭。

 

肖姓是朝北埭上的一个大姓。今年已经80岁的肖刘鸿在家族里是年纪最长的人之一,祖上就住在南埭,但辈分却不大。75岁的肖立荣是肖刘鸿的叔叔,他们一起讲述了南北埭上的变迁。原来,虽然有一河之隔,但两边都是朝北埭。一直以来,北埭居民较多,南埭较少。最初,南埭上只有不到10户人家,由西向东只有三个姓,最西边的是肖姓,向东分别是钱姓和朱姓,肖姓便就是肖刘鸿家,也只有他这一户肖姓人家。而钱姓和朱姓的人家相比多一点,住的地方人们称为钱家场和朱家场。后来,因为朝北埭人丁兴旺,北埭上没有多余的土地建房,人们这才纷纷迁到了南埭。

 

至于朝北埭为什么房屋朝北,两位老人都表示不太清楚。肖刘鸿介绍,从自己祖上开始,朝北埭的名字就一直存在,当时信息闭塞,和外界的交流不多,村民们对于居住环境已经习惯,也没有深究房屋为什么朝北。以前可能有过朝北埭得名的说法,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无从得知了。

 

说到房屋朝北,就不得不提“坐北朝南”的传统。早在原始社会,汉族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房屋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北纬)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居住也比较健康。房屋正门向南,称为正房,而向东西的称为厢房。正房都是由家里的长辈住,也体现里中国传统的“”。而我国古代的“五行八卦”也有说法。《周易·说卦》中说:“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在正当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使万物显明,都可以看到,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帝王取法离卦,坐在北方,面对南方接见群臣,听取天下政务,象征面对光明,治理天下。故而《周易·说卦》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君王登基之后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的,称为“南面称王”或“南面称帝”。

 

这样看来,朝北埭也确实属于另类。住在北埭上的邵歇坤老人今年71岁,原先做过村里的干部,对于朝北埭房屋面朝北的原因,他听过一些说法。据他介绍,原先朝北埭这个地方交通很不方便,除了现存的分隔南北埭的这条河道外,在埭的西侧还有两条南北向的河。这两条河相距不远,均河宽水深,将朝北埭与外界隔离开来。由于南侧和西侧都有大河阻路,修桥不便,埭上的人家便选择朝北开门,方便迎婚嫁娶这类大事时,喜庆的队伍可以畅通无阻。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已经有能力改变自然现状,原先东西向的两条河道已经变成了良田和道路,但朝北建屋已经成为了习惯和传统,便再也没有改过来。至于邵歇坤老人的说法究竟是不是朝北埭房屋朝北的原因,也已经很难求证。

 

朝北埭也走出过名人。肖鹏,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扬州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所长,邗建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联合导师,国内知名的道路工程专家。近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数项,在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肖鹏便是出生在朝北埭。

 

走访下来,朝北埭的由来虽然没能弄清楚,但热心的村民们却讲出了王庄村内的另外两处有意思的地方——叹气坟埭和糠桩桥。《靖江地名掌故》对这两处也均有记载,均是由传说得来。

 

看来,不仅是朝北埭,整个王庄村都是卧虎藏龙、人杰地灵的地方。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