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技术员耿超:生祠玫瑰园“大管家”

26.01.2015  16:24

 

工作中的耿超

 

高瘦,皮肤黝黑,笑起来很腼腆,这是耿超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个来自山东临沂的小伙子,为了培育出更优质的大马士革玫瑰,在靖江一待就是三年。

 

三年前来到靖江

 

沿着江平路一路向西,便到了生祠镇利珠村——一个以烈士命名的乡村。利珠村与泰兴接壤,是一个农业大村,村里有连片的蔬菜大棚。鲜为人知的是,四年前,利珠村引来美籍华人张先生的投资,规划了几百亩大马士革玫瑰花种植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有300多万株。玫瑰苗由云南引进,最开始只有5万株,几年来,玫瑰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这与基地技术员耿超的辛勤劳作是分不开的。

 

耿超是一名80后技术员,从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玫瑰苗的繁育、治虫害工作。“我一直在张总投资的玫瑰园工作。张总到靖江投资,我便跟过来了。”耿超说,张总曾经在云南、无锡筹建玫瑰园,但靖江的玫瑰基地,是他所有玫瑰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因此也特别上心。基地建设的第一天,耿超就来到靖江,全力参与玫瑰苗的移栽、管理、管护工作。

 

种玫瑰最难是育苗

 

每天早上,无论阴晴雨雪,耿超都会在七点起床,吃完早饭后将大棚逐个走一遍,查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中午最热的时候,将幕布掀开,让暖暖的阳光直射进大棚;四五点钟时,再进棚检查有无霜梅病等病虫害,太阳下山,将幕布合上,关上大棚的塑料门……从刚到靖江的那一刻起,耿超的肩上就扛下重任:全面负责玫瑰苗的培育和扦插,让其免遭病虫害的侵袭。

 

与很多草本植物不同,玫瑰很娇贵,培育成功并不容易,日常养护更不能掉以轻心。“现在是冬天,算是比较清闲的季节,但每天必须要进行日常巡视,一个大棚都不能错过。因为玫瑰苗的病虫害发病快,一感染就是一整片。

 

要说最累人的时候,得首推育苗期。玫瑰的育苗期是在炎热的夏季,育苗时,需要把枝条剪下后扦插,再及时浇水,这看似简单的环节却很重要,如果玫瑰苗不能及时浇水,这一天的活儿就白干了。“之所以说夏天最辛苦,因为工人从四点半进棚扦插苗,我就得在棚里待着,随时照看。晚上八点,工人的工作结束了,大棚开启浇水系统,我要不停走动,留意喷头是否有水,几百个喷头全都查看一遍就得一个多小时。如果有一个喷头不出水,这一大片的几百株苗就会干死。虽然晚上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一大早又得起床,查看隔晚新插玫瑰苗的长势。

 

好朋友、好风景、好吃的!

 

多年前,耿超在无锡待过一段时间。当时,他也曾听无锡人聊起过靖江这个城市,在无锡朋友的描述中,靖江是一个秀美、精致的江边小城。“来到这里,的确如朋友所说,靖江的风景好,食物好,好人也多。”耿超笑言。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耿超不能常常回老家,他的妻子便来到靖江与他团聚。“妻子喜欢去江边走走,其实我也喜欢,江边风景美。但我不能离开基地超过半天时间。”耿超说,妻子也和自己一样,喜欢靖江的风景和美食,每次来靖江,妻子都会住上好几个月时间,她喜欢独自一人上城逛,逛完顺便带点小吃到宿舍,夫妻两人一同分享。

 

靖江人很热情,我很感动。”耿超说,初到靖江,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是利珠村的村领导和村民们及时帮忙,让他吃饭、住宿等燃眉之急得到解决。“一年忙到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初到靖江的第一年,因为基地上事儿多没买到车票,村里的冷书记得知后,开了四个多小时的车送我回家,还给我办了不少年货。从那一年起,每年过年,我都无需考虑车票的事儿——冷书记早帮我把小车安排好了。

 

耿超的大儿子今年12岁,在老家山东临沂上六年级,平时寄宿。去年,耿超家老二出生了——一个胖胖的小女孩。“玫瑰基地离不开我,我也觉得靖江城不错,准备将家安在这里了。我听说靖江的教学质量高,前段时间,我正和妻子商量着让儿子转学,到靖江上初中,这样,我们一家四口也能在靖江团聚。”对于未来,耿超早就做好了打算。

 

杨恒俊: 能人村官致富不忘乡邻
  2009年,杨恒俊临危受命,靖江网
陈燕萍: 心系人民的“法官妈妈”
  2002年,在办理一起民事诉讼案期间,靖江网
袁凯飞: 靖江造船业的领军人
  1994年,袁凯飞受命于危难之际,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