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部分高校举办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01.12.2014  22:44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Getting to Zero),副标题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为了普及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树立艾滋病可防可控的理念,弘扬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江苏省高校卫生保健研究会于11月29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分获各奖项。教育部体卫艺司廖文科巡视员、省红十字会徐国林副会长、省教育厅以及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能处室的负责同志为各参赛队颁奖。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的传染病。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HIV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AIDS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2013年底,全球存活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估计为3500万人;2013年新发感染210万人,艾滋病相关死亡150万人。我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报告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49.0万例(HIV感染者29.7万例,AIDS病人19.3万例),死亡14.9万例。我省历年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2214例,其中AIDS病人5001例,累计死亡1883例。从流行特征来看,我省现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部分人群感染率较高;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受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流行形势更加复杂。
  本次活动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指导下,由南京理工大学具体承办,得到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各参赛高校的大力支持。竞赛活动围绕艾滋病预防措施、我国防艾“四免一关怀”政策、消除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等为主要内容,分必答、抢答、风险三个环节进行,其间穿插播放《紧握你的手》微电影,演唱歌曲《飘动的红丝带》、《爱的奉献》《爱你的人》,演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一刻钟》和观众互动答题等内容。在近两个小时的活动中,参赛选手和大学生观众精神饱满,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阵阵,精彩纷呈,最后在“飘动的红丝带”悠扬的音乐中,活动落下帷幕。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省高校还组织开展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一刻钟”学习、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专题研讨、知识竞赛、集中签名、资料发放、创作拍摄微电影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其目的为了让大学生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了解防艾知识,宣传防艾知识,洁身自爱、珍爱生命,共同向“零”艾滋目标迈进。

竞赛现场

观赛现场

参赛获奖同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