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外大学生北京实习记:一路艰难“打怪”无数

07.09.2015  12:27

  

   京外大学生北京实习记

   夹缝里的“北京一梦

  □北京是一座承载梦想的城市,在这里看见和接触的人和事,随时能刺激你的求胜心

  □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但看的越多,见识越广,心也就越开阔,不管怎样还是会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脚踏实地

  □北京能给你一个翻身都难的床位,也能给你一个不断折腾的平台,梦想碎了又如何,至少你曾为梦努力过

  当所有人都在听马的《南山南》时,王一丹在听汪峰的《北京北京》:“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在这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7月15日,即将升入大四的王一丹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当天,她和同班4位同学拿着早已买好的火车票,从西安出发来北京实习。那时候,对她来说,“北京真的只是一个梦,很不现实,即便是已经坐上了去往那座城的火车。

  当她真正把北京的地踩在脚下时,才知道,这里也有散发着臭味的街道,也有在马路边乞讨的流浪者,也有摆地摊的大叔大婶;在这里,她见到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地方,天安门、八一电影制片厂、颐和园和金融街。

  可慢慢地,一直高举 “北京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旗帜的她,发现自己走着走着没了底气,只好灰溜溜地收回旗子,坐在地铁口发呆,质疑此行的初衷。

  相比王一丹,李墨没有那么悲观。

  今年暑假,就读于西部一所二本院校的李墨选择北上“镀金”。23小时的火车,他激动到没有“闭上眼眯一会儿”。可他心里清楚,这座城市并不是自己的归属地。这个准大四生,只是想看看这个“让梦开花,也让梦凋零”的地方。

  虽说大部分同学承认, “一腔热血来,多数人的结局是暗淡离场”。但他们仍然在坚持。用李墨的话,“北京是一座承载梦想的城市,在这里看见和接触的人和事,随时能刺激你的求胜心,这就是理由。

   实习僧”找岗位

   一路艰难坎坷打怪无数

  有人把这群学生称为逃离北上广的“逆行军”,也有人笑称他们是北上取经的“实习僧”,一路艰难坎坷、打怪无数。在李墨眼里,他们过着和北漂一样的生活,在梦想和现实的夹缝中捕捉打拼的幸福感;他们没有北京“土著”大学生的优势,实习机会“僧多粥少”,成本“入不敷出”。

  一款移动社交软件发起的调查显示,西南院校的学生钟爱到北上广深实习,其中以成都最为典型。在成都参与调查的150人中,有实习计划的大学生超过100人,其中63%的学生选择去北上广深的大中型企业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