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对中外新人瘦西湖畔“大婚”

20.09.2015  16:25

  婚礼现场新郎新娘人头攒动,很是壮观。现场新人中不乏老外的身影。陈咏摄

  中国江苏网9月20日讯 19日上午9点,一场以“缘系千秋·情定扬州”为主题的“扬州2500周年城庆集体婚礼”,在扬州瘦西湖畔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举行。再过10天,古城扬州将迎来“2500岁”生日。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当天的集体婚礼采取现场婚礼和网络婚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超过2500对新人参与,其中现场258对。据悉,如此规模的集体婚礼,不仅在扬州历史上绝无仅有,在江苏乃至全国都不多见。通讯员蒋佳玲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咏

  突尼斯准妈妈摸着肚子说

  “爸妈的婚礼你也没缺席

  在婚礼现场,一位来自突尼斯的准妈妈摸着肚子,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肚子里的孩子:“爸爸妈妈的婚礼你也没有缺席哦!”据了解,她与先生扬赋霖在突尼斯相识,后跟随先生来到中国生活,现在扬州大学教书。准妈妈何爱伦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扬州,正好赶上扬州城庆,希望能够为扬州、也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她的先生同样用相当不错的普通话说:“我们家的宝宝是城庆宝宝咯!”扬赋霖和何爱伦从早上五点半就开始为婚礼准备了,新郎很是心疼怀孕的新娘:“本来她就比较容易累,为了这个婚礼她都站了好久了,但是她就是要坚持过来!”准妈妈虽显得有些疲惫,但眼角却洋溢着幸福。

  刚化好妆的新娘张凡说:“我们特地把婚礼定在今天,就是为了扬州城庆2500周年,希望通过集体婚礼将我们的爱情告诉所有人,希望我们的爱情像扬州城一样美丽长久!”新郎李旭比较腼腆,只是温柔地看着新娘,默默陪伴新娘装扮,为她拿东西。新娘告诉记者:“他对我一直很好,我们是大学同学,兴趣爱好都很相似,又都从事石油勘探行业,认识的时间很久了。这次的婚礼是他送我的礼物,非常开心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祝福,也祝福其他人,祝福扬州城2500岁生日!

  安徽三胞胎兄弟赶到扬州

  同时完成家庭“三件大事

  杜祥备、杜祥羽、杜祥飞三胞胎今年28岁,1987年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农村。老大杜祥备,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现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老二杜祥羽,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现在新希望六合集团南通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工作。老三杜祥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毕业,现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力建设有限公司工作。

  杜祥备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古城扬州,他们兄弟三人都去过,大家和扬州很有缘分。二弟杜祥羽的妻子刘海兰毕业于扬州大学动物科学院,夫妻俩现在都在靠近扬州的南通工作,这次可以说机会难得、千载难逢。

  “我们兄弟三人从小一同上小学、初中、高中直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后,我们本想一同结婚办喜事,但因为工作后情况不同,就只是先后领了结婚证,都没有举办婚礼。我们家本来打算今年秋天为我们6人共同举办婚礼,巧遇扬州2500年城庆今世缘集体婚礼,得知这个消息,我们都很高兴,第一时间报了名。”杜祥备说,他们兄弟三人能够在这样的时刻共同举行婚礼,完成他们家的三件大事,是全家人的愿望,“让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见证我们的爱情,太幸运了,扬州城将成为我们一家最美好的记忆!

  扬州市副市长证婚

  现场浪漫暖心花絮不断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在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从化妆室到古城楼,沿途风景古朴美丽,更美丽的是新人们的笑脸和现场浪漫而温馨的元素。只见新人们有手拉手慢慢走的,有新郎帮新娘托着裙摆的,有互相拥抱着拍照留念的……一位外国新郎右手骨折了,却依旧陪着新娘走红毯,他的到场理由带着英国人的浪漫:“为了她,为了今天很好的天气。”在排列队伍时,一位新娘的头发散了,新郎用“笨拙”的手法绑好,得到了新娘甜蜜的一吻。活动现场阳光很是刺眼,许多新郎脱下外套给新娘遮阳,坚实的臂弯,为最美丽的“”护航。

  “这是新人们值得铭记的幸福时刻,这也必将成为我们城市的美好记忆。”集体婚礼仪式上,扬州市副市长闻道才代表扬州市委、市政府为新人证婚。他表示,今年是扬州建城2500周年,青年朋友们通过集体婚礼这种时尚新颖、节俭朴素而又富有意义的形式,共同关注城庆、参与城庆,为古城注入青春活力。他希望新人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仪式上,主办方宣布向2500多对新人送上由中国剪纸非遗传人制作的《花好月圆》剪纸,剪纸呈现出“花儿正盛开、恋人共团圆”的美好寓意。现场258对新人在剪纸制作大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最后工序,并按上心形手印,永结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