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重走援建路:感恩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开花

13.05.2018  09:20
“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重走援建路:感恩的种子已在这片土地上开花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昨日,在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举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新华社发

  在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的外墙上,悬挂着一首当地羌族人民震后创作的诗歌《多谢了》——

  美丽的格桑花是我感恩的心,飘动的五彩云是我发出的信。汶川多谢有恩的人,多谢月亮一样善良的人,多谢太阳一样真诚的人……

  灾后重建的映秀小学,每个班级教室的外墙上都“”着一棵写满孩子们感恩之词的“感恩树”:二年级三班的马嘉怡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马文博感恩“深圳证券界重建映秀小学,让我们有学上”;杨以晨则写道:“我长大了想当军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重走援建路,一路上可感知到的是,灾后重建的土地上,“感恩”这颗种子已然生根发芽开花。

  两个孩子以稚嫩而真挚的笔触,向当年的江苏援建者表达浓浓感恩情

  “短短的几十秒钟,不,准确地说几秒钟,地球这个沉睡的巨人像突然中了邪似的怒吼一声,转眼之间,工厂、学校、医院、楼房夷为平地,到处是断壁残垣,支离破碎,哭声一片。

  “全国人民为我们呐喊助威,四川雄起!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挺起腰杆,坚强地站起来,特别是在江苏无锡人民的援建下,如今我的家乡旧貌换新颜,我们的新学校坚固又美丽,每天都会传来琅琅读书之声。感恩帮助我们的江苏人民,是你们让我懂得什么是爱!

  9岁的谭振兴是四川绵竹汉旺镇中心小学三(4)班学生,今年4月他完成一篇名为《我爱我的家乡》的作文,并写下上面这段话。震后出生的小振兴,是通过妈妈的讲述,对十年前的那场特大地震有了深入了解,对江苏援建绵竹的情况也有了认识。

  5月9日,在绵竹汉旺新城,记者见到小振兴的妈妈孔祥蓉。今年46岁的孔祥蓉是汉旺本地人,十年前的那场强震,不仅毁了她的家园,还夺走她女儿的生命。2009年,家里又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夫妇俩给这个孩子取名“谭振兴”,既感怀于得到各方支援后家园的逐步振兴,也寄望孩子将来能参与家乡的振兴大业。

  地震后,汉旺镇由无锡市对口援建。2010年,孔祥蓉一家三口住进由无锡援建队伍修建的集中安置房小区“蜀锡新苑”。“房子90平方米,三室一厅一卫,质量特别好!

  这些年,孔祥蓉跟着几个老邻居一起学做串珠,有时还去附近学校开公开课,教孩子们做手工。曾经灰暗的生活又渐渐有了色彩。家里的“小二子”谭振兴一天天长高,这让她颇感欣慰。“我跟儿子说,一定不能忘记江苏,那里的人们对绵竹有天大的恩情。

  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小振兴也用真诚的文字表达他的心愿:“我感恩父母和老师,感恩脚下养我的这片土地,感恩帮助我们的江苏人民,是你们让我懂得什么是爱!就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这颗爱的种子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5月5日,绵竹市紫岩小学五(6)班学生尹瑞明则以《绵竹崛起,感恩有你》为题,给“亲爱的江苏援建者”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写道,大地震后的危急时刻,“是江苏援建的叔叔阿姨们立刻奔赴到我们灾区,帮助我们重建家园,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你们顶着烈日为我们搭建板房,运送物资的车辆开过,到处尘土飞扬。暴雨来临,板房区域到处都是泥泞,稍不小心就会滑倒,弄得满身是泥,你们却毫无畏惧,依然争分夺秒地为我们继续搭建板房。

  “安顿好受灾民众后,江苏援建者开始了更繁重的援建工作——建造永久性的住房。几百个日日夜夜,你们坚守灾区,夜以继日,设计图纸、勘察现场、建筑施工……舍小家、保大家。亲爱的江苏援建者,是你们用智慧、心血和汗水为我们重建了美好家园!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这种爱传递下去!绵竹崛起,感恩有你!

  大灾来临时,小瑞明不过一岁多。他信中的感知,也来自于平时大人们的讲述和教诲。

  两位援建者再忆援建岁月,把那800天视为一生财富

  回忆起十年前援建绵竹的800多个日夜,原江苏省援建绵竹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动容了:“援建灾区的经历是援建人不可磨灭的记忆。

  2008年6月,时任南京市栖霞区区委书记的梁学忠临危受命,奔赴汉旺、清平等重灾区摸底受灾情况。援建指挥部抓的第一件事就是规划先行,组织120多位规划师,用50多天编制完成绵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近期建设规划、乡镇总体规划。

  重建之初,梁学忠走访发现,绵竹与什邡交界的洛水镇的洛水河没有桥。“这座桥由江苏来建!”梁学忠现场拍板。继而由昆山市投入2000万元援建大桥,解决当地老百姓出行难问题。

  “在绵竹,最坚固的是学校和医院,最漂亮的是民居。”梁学忠说,江苏致力于尽快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补足欠账。江苏援建除了“输血”更重视“造血”,比如,不仅投入资本,而且输入办工业园的发展模式,留下一支“撤不走”的队伍。江苏援建还“扶志”,2009年至2011年两年间,把当地的党政干部、教师、医疗人员、村级党支部均轮训一遍。

  在援建绵竹的日子里,梁学忠三度因过度劳累而晕倒在工地上,“那时真是累啊!江苏援建有1万多个项目,援建人员都是‘白+黑、5+2’的工作,但灾难没有压垮当地群众,这也成为援建者忘我工作的动力。”

  梁学忠家的书桌上,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是他在绵竹清平乡泄洪大坝修建现场捡的。“这块石头代表着灾区人民坚强不屈的品质,寄托着我对绵竹的思念。”梁学忠深情地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话,在绵竹援建时他体会最深,那段时间焕发出的精神状态,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震后十年,原江苏省援建绵竹指挥部副总指挥、省住建厅副厅长刘大威又踏上绵竹的土地。眼前蓬勃发展的景象令他感怀:成就背后是国家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血浓于水的深情。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江苏建设系统近5万援建大军在各市援建指挥组率领下奔赴绵竹,“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江苏精神”“江苏速度”“江苏质量”受到绵竹群众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

  刘大威在绵竹奋战了两年半时间。“2008年5月25日赶赴绵竹后,基本上是驻地、工地两点一线,参加应急板房建设。当时余震比较密集,起初还有点紧张。在以后两年多的灾后援建时间里,余震依然时有发生。

  2007年绵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18.2亿元,江苏援建资金110余亿元,在绵竹掀起城乡建设革命。除高水平规划外,江苏援建还注重高水平设计,包括省设计大师王建国、时匡等在内的430多位设计人员,承担对口援建的设计任务,涌现出不少江苏援建的经典作品。孝德中学入口设计有爱心钟塔楼,设计师匠心独运,将在地震中损毁的教学楼废墟中的建材碎片运用拼贴的手法艺术化地嵌入塔楼表面,寓意深刻,催人奋进。

  “援建项目必须经得起时间检验。时间紧、任务重,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挑灯夜战是常事。”而让刘大威颇感欣慰的是,2013年芦山“4·20”地震后,受省领导指派,他与多位援建者回访绵竹,发现江苏援建项目在芦山“4·20”地震中无一受损,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人们对江苏援建发自内心的赞许。

  刘大威说,援建后的绵竹,已成为一座记录苏绵人民并肩作战、讴歌时代、歌颂祖国、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美丽之城、魅力之城。“现在无论从广播、电视还是网络中,有关绵竹的消息,我都会留意。相信这种牵挂,会到永远!

  交汇点记者 华夏 汪晓霞

  四川日报记者 李丹 吴晓彤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