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疆》全国公益摄影巡展首次走进南京社区

12.01.2015  18:59
观众在开幕式上阅读张向冰《大国海疆》。 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于京会(左一)在开幕式上致辞。 张向冰在向观众介绍《大国海疆创作》经历。 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金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翟优致辞。

  中国江苏网1月12日讯(通讯员 金盏花 记者 赵筱青)近日,由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报》社、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江苏金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张向冰《大国海疆——中国海洋文化遗存纪实摄影》全国公益巡展,首次走进全国首家民办社区文化艺术中心——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中心。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南京市民送来一份海洋文化视觉盛宴。

  我国是一个内陆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然而,在进入被国际社会称为“海洋世纪”的今天,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对全民族进行海洋知识的普及、特别是海洋文化与海洋国情教育,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篇章。著名摄影家张向冰历时七年创作的中国首部海洋文化遗存纪实摄影《大国海疆》一书,正是一部很好的教材。既而又通过全国公益摄影巡展形式,走基层、进社区,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金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翟优表示:“承办这次公益影展,既是作为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是接受海洋观教育的一次机会。旧中国近代一百余年,有海无防,有海无权,落后挨打,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教训应该铭记。”

  《大国海疆》是作者基于对于中国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的深刻思考,以其民族精神与海洋文化自省共存、海洋史诗色彩与传奇意识共生、海洋文化遗存与纪实摄影共鸣的构思,艺术性的风格、文献性的价值、系统性的深度,呈现出作品的独特之处。中国太平洋协会会长、原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指出:“《大国海疆》是从一个更高的视野、更宽的视角来研究海洋文化的。它不再局限以往地域空间研究,而是放在全国范畴,探索海洋文化遗存的由来与发展问题。这是海洋文化创新和前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国海疆》带来的海洋文化及文化价值,具有十分强烈的文献与海洋国情教育意义。”

  著名军事专家、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徐锡康认为:“一名海洋记者用自身的行动和一己之力,独立完成中国首部海洋文化遗存纪实摄影《大国海疆》这部力作,这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好事情。历史证明,一个濒海大国如果没有正确的海权观、海洋观,就没有可靠的安全与发展的保障。《大国海疆》正是从呼唤海权意识和海洋文化为切入点,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万里海疆和主要岛屿历史文化遗存,对中华民族和海洋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