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排档 人来人往

24.08.2015  11:31

中国江苏网8月24日讯 在淮安市区,最具人气的城市排档,非工农路莫属。塑料凳、折叠桌、一次性筷子、大风扇、扑面而来的油烟味……对于众多吃货来说,工农路大排档的这些“标配”,一直与价格便宜、地道好吃等因素一起,吸引着一拨又一拨顾客在此畅饮攀谈、推杯换盏。

民间“工农路” 官方“电机路

工农路,位于淮海广场西侧数百米,南接淮海西路、北连原市行政审批中心。从官方命名来看,这条南北走向的路,实为“清江电机路”。从路南走到路北,路牌、门牌上写着清一色的“电机路”,难觅“工农”二字踪影;但沿路商户和居民,却偏偏喜欢把自己称作“工农路上的人”,至于原因,他们的回答大都是:“习惯了。

一句“习惯了”道出的是老淮阴人对于“工农”二字的感情。府前街道办工农社区主任邓娟说,“工农路”的称呼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在老淮阴人心中,“工农路”的称法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哪怕是2000年3月,为提高当地企业知名度,当时的淮阴市政府下发通告,将工农路以企业“江苏清江电机厂”命名,“电机路”的称法也从未取代约定俗成的“工农路”。

而今,电机厂老厂房被密密麻麻的藤蔓植物缠绕,显得沧桑,恢复“工农路”路名的呼声也在坊间流传开来。“工农路是条有历史的路,应该恢复”、“‘工农’二字,承载了老淮阴人多少记忆”……采访中,很多市民发出这样的声音。

简陋路边摊 结缘“大酒楼

路名,承载着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记忆。无论是“电机”还是“工农”,仿佛都与美食八竿子打不着。不过,如今工农路毗邻淮海西路的南半段,却是夜夜霓虹闪烁、人声鼎沸。说起这条路与美食的结缘,得从最早在此“扎根”的孟氏大酒店和南涟酒楼说起。

2000年以前,工农路两侧还有围墙,围墙里边是居民区,南头的这排门面房还没盖好。仅有的商业,是三四家小的路边摊,也就是最早的夜市。”已在工农路从业15个年头的孟氏大酒店老板孟女士回忆道。

与孟氏大酒店前后脚来到工农路的南涟酒楼工作人员赵女士则告诉记者,搬来工农路之前,她家在新亚对面的供销社大楼内经营“南涟饭庄”,称得上淮安的老味道,本就拥有很多老顾客。后来,因供销社大楼拆迁,她家便“移师”工农路。

来到工农路,两家“大酒楼”不仅把门面装饰一新,还挂起了霓虹灯,让仅有几家路边摊的工农路,焕发了新气象,还把很多老顾客吸引到这条路上消费。之后几年,集聚效应开始凸显:许四、忘不了等一家家酒楼在这条路上安营扎寨,百货店、烟酒店等配套商业也应运而生。

十余年演变 成为美食街

一家家酒楼的集聚,是瞅准了这条路的发展潜力;而这条路真正演变成美食街,要归功于市政府和清河区政府对工农路的景观提升和统一规划。

2011年,为把这条老街打造成市区新亮点,市、区两级政府决定对工农路整体规划,以“美食街”的标准进行打造,所有墙体外立面、门窗、店招店牌、道板砖、下水道管网等进行统一翻修。如此一来,提升了道路的基础设施和观赏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关注这条路并来此消费。

2008年在此落户的蒙古烤羊腿老板安洪全说,他家刚来那会儿,生意只能算是不温不火,正是从2011年整体改造后,这条街的人气开始足起来、生意也火了起来。“之前一天也就10桌左右的生意。但2011年后,多的时候三四十桌,少的时候也有小20桌,一般都要从晚上6点忙到次日凌晨6点。”安洪全说道。

记者粗略统计,从淮海西路到工农路的百米之内是工农路饭店最多、最繁华的路段。如今,在这段路两边,各种餐饮店、烧烤店共有近20家,成为名副其实的美食一条街。

工农路排档 是一种寄托

到底有何德何能,工农路如烙印般深刻在老百姓心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每家大排档都有自身特色外,人们在工农路吃饭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感觉和寄托。

在市区某机关单位上班的朱先生说,大排档是个最不讲阶层和地位的去处:“在正式场合,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看领导眼色行事。但在大排档,本就是一个随意的场所,几扎啤酒喝下肚,领导会称兄道弟、属下也会畅所欲言。

市民高先生则说,在工农路吃大排档,就是吃个随意自在:“如今,工作、生活压力都大,还得注意自身形象。到工农路吃夜宵,完全可以穿个大裤衩、踏双凉鞋,轻松自在。”采访中,市民孙先生更是把油腻腻的塑料板凳和污水横流的坏境,作为大排档的必备气氛:“乌烟瘴气、人声嘈杂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最起码感觉热闹,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更加畅快地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著名美食街 崛起有因由

工农路美食街的崛起,有其偶然因素,细究起来,也有必然之因。采访中记者发现,地段“架势”、老店“积誉”、主营“夜市”、菜价大众等都是这条路的崛起之因。

在工农社区主任邓娟看来,地理位置好是这条路能够崛起的重要因素:“工农路位于市中心商业地段,西边是淮海广场商业区,有新亚、金鹰等大型商场,周边还聚集了锦绣装饰城、食品城、汇通市场、五金市场、布匹市场等,每天人流不断,使得这条路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来淮客人就餐的快捷选择。

南涟酒楼工作人员赵女士则说,这条路火起来,主要是靠回头客对老店的照顾:“虽然这条路上的前前后后新建了不少饭店,也‘死了’一批,但南涟、孟氏、许四等‘老味道’却稳如磐石,很多人就是吃惯了这些饭店的老口味。

经营时间的灵活性,也是很多顾客喜欢在此消费的原因。蒙古烤羊腿老板安洪全说,虽然个别饭店也在白天经营附近居民、上班族的工作餐,但主打的一张牌还是“夜市”:“每天晚上到次日凌晨6点,这里灯火通明。晚上11点之前,客人以上班族居多;晚上11点之后,生意人以及在休闲场所玩的人居多。

忘不了龙虾店老板庞树平则认为,大众的菜价也是这条路的“杀手锏”:“在大饭店里,人均五六十元一般吃不到什么东西。但在这条路,可以吃得好样的。

几大关键词认识工农路

关键词1:夜生活

晚上去哪儿玩?KTV、酒吧、会所、澡堂……还有什么?工农路“美食街”的崛起,丰富了淮安人的夜生活。一众好友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酒过三巡,岂不快哉?

关键词2:年轻人

工农路做的虽是“全年龄段”的生意,但总的来说,客群还是以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为主。这些人,有精力熬夜、有朋友狂欢、也有过夜生活的兴致。

关键词3:反常理

在工农路上,你会看到很多“反常理”的事儿:冰天雪地里,不在暖气房里待着,一群人非要吃烧烤、喝啤酒;这里的饭店,白天冷冷清清,晚上却是火爆至极。暮色渐浓、倦鸟归林时,工农路的繁华却刚刚开始。

关键词4:种类多

如果你有选择障碍,对去哪儿吃饭、聚餐纠结不已,就到工农路去。蟹宝、烧烤、排挡、龙虾、海鲜、淮扬菜……近20家大大小小的饭店,种类繁多。凡是你能想到的,工农路饭店就能“做得到”。

大排档消费

注意“五为先

如何在大排档吃得健康放心呢?中消协为消费者支招,提出在大排档就餐时应注意“五为先”。

——选择就餐环境为先。消费者在大排档用餐应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营业场所,并尽量选择餐饮安全监督量化级别较高的餐饮服务机构。

——选择用餐种类为先。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不吃或少吃生食海产品,慎重选择卤制菜品、凉菜冷食等食物,避免多食肉类烧烤。

——选择合适饮品为先。大排档佐餐应选择具有温和解腻、养胃解暑的饮品。冷饮易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功能。如喝冷饮也当小口慢饮,尽量挑选热量较低的新鲜果汁,啤酒最好选瓶装,饮用要适量,酒后勿驾车。

——选择用餐时间为先。大排档用餐最好不要安排在睡前。睡前用餐既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进而影响到当晚的睡眠,又会导致热量不能及时吸收,易形成高血脂。

——遇“脏作坊”举报为先。消费者在外就餐应索要发票或收据凭证。餐后如出现身体不适,要尽快就医,除保留病历和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外,还应及时向药监部门或消协反映情况。 (记者  许海明/文)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