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首位“荣誉市民”伊藤般展先后80多次到访南通

21.07.2015  14:27

  中国江苏网7月20日讯 14日至16日,日本友人伊藤般展先生率团来通访问。他是日本丰桥地区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也是南通首位“荣誉市民”、江苏省“杰出国际友人”;他促成了丰桥与南通的结好,更先后80多次到访南通,极大推动了两个“故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首次踏上南通土地,他就爱上这座城

  “第一次来南通,从南京坐船用了11个小时,再看今天的南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都非常发达。”对比30年前后的南通,伊藤般展由衷地赞叹。

  1984年9月,伊藤般展所在的日本丰桥市工商会所经济考察团来江苏访问。在南京,他见到了时任江苏省副省长、从南通走出的张绪武先生。“当时正值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时期,南通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伊藤般展回忆说,张绪武希望丰桥与南通结为友好城市,并希望他能为之努力,“于是我只身一人来到南通,调查发现南通有很多优势,包括离上海很近、有很长的长江岸线等。

  “南通的先贤张謇先生,他的远见卓识一直令我钦佩。”伊藤般展说,张謇先生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去日本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回家乡兴实业、办教育很多是借鉴日本的,“张謇先生打下的坚实基础,让我看到了南通发展的巨大潜力。

  伊藤般展连夜把南通与日本的历史渊源、南通的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写成报告,提交给了丰桥市市长,“我告诉市长,南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城市,也是一个适合结好的中国城市。

  在伊藤般展的努力下,1987年5月26日,南通和丰桥市正式签订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28年友好交往,他拉近两国距离

  16日上午,伊藤般展第16次走进虹桥小学的校园。迎接他的,有虹桥小学的老校长孙陈达,也有曾受邀去日本交流演出的同学,“每次看到南通两个字,首先浮现的就是虹桥小学学生们灿烂的笑容。

  除了给学校捐赠图书,伊藤般展还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虹桥小学与丰桥每年定期开展体育、书画交流等活动,“我的很多日本朋友都知道南通这所‘天桥’小学,这里的孩子都像是我的孙子孙女。

  伊藤般展致力于中日友好,曾200多次到访中国。南通与丰桥结为友城后,他更是把南通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先后从丰桥市组织了50多批近1000人次友好人士来通,开展各种友好交流活动;同时也邀请了我市30多批250多人次访问丰桥,其中有些团组,由他自筹资金接待,扩大了南通在日本民众中的影响。他还写文章、翻译书籍宣传南通,多达15万字。

  在伊藤般展先生的牵线搭桥下,南通的医院、文化界与丰桥地区也建立了友好关系。此次来通,他与丰桥成田纪念病院院长等人一起,受邀参加第一人民医院新楼启用典礼,在通期间,他与第一人民医院曾到成田医院研修的医生座谈、与受邀到丰桥举办会展的书画家交流、和南通的老朋友们喝茶聊天……伊藤般展在通的行程满满当当,他动情地说:“由于身体状况,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来南通了,即使我的肉身不在,我的灵魂也会回来,见证南通的发展。

   中日友好事业,希望更多人接棒

  “安倍政府的所作所为让人非常失望,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更是让人愤慨。”伊藤般展先生说。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还未成年的他就被送进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由于同窗好友经常讲到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他渐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日本军国主义的非人道行为,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对法西斯战争运动,“虽然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天皇万岁’,当听到日本战败时,我和其他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大喊‘日本战败万岁’!

  1955年8月,伊藤般展担任了日中友好协会丰桥支部事务局长,开始利用各种场合开展中日友好宣传,一度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加害对象。但他无所畏惧,穿梭于日中两国之间,推动民间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交流、交往,“种在文峰公园里的树苗已经长成大树,据说每年都会开出很多漂亮的花朵,让我倍感欣慰。

  伊藤般展说,战争带给人们的只有牺牲和伤痕,虽然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但他希望以一己之力,慢慢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友好、和平的事业中去。“当年参加过中日友好交往活动的孩子中一些人成了老师,他们会把友好的种子继续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会有更多人接过中日友好事业的接力棒!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伊藤般展用中文写下了《誓不再战诗》,作为礼物送给南通市政府:炮烟消失已七旬,自省大逆不道罪。犹存忧国爱民心,勿忘错谬不再战。“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日中友好的历史永远地写下去!

  (记者 何家玉)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