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0.03.2015  20:28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主要是因为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不发达。”   “应当引导民营资本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进入多层次债权市场融资。”   “必须依靠一系列技术进步,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根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就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性难题建言献策。    财税金融联动发力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多措并举,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多角度地共同协调解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主任白鹤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有很明确的定义,可以说,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比较突出,并不是说整个实体经济都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白鹤祥认为,只是在个别领域,如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而对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中小型龙头企业而言,融资并不存在难题,甚至还有一些议价能力获得更优惠的贷款。   同时,在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丁时勇看来,中小企业还存在着融资结构失衡的问题。他认为,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严重失衡,商业银行等间接融资占较高比例,导致实体经济过于依赖间接融资。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整个贷款规模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61.8%,而直接融资只占17%左右。白鹤祥表示,目前中国企业融资基本通过资本市场、银行信贷、信托贷款融资、民间金融4个渠道。从各国发展经验来看,银行信贷只是融资的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仍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不发达。   白鹤祥认为:“国家应在财政方面进一步发力,使财税与金融政策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样,整体效果会更好。”对此,白鹤祥提出四点建议: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联动作用,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贴息、奖励、减免小微企业贷款营业税等举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规范银行业务收费,包括咨询担保、抵押登记、公证、工商查询等收费;制定《社区再投资法》,规范有关金融机构在所在社区吸收存款投放在当地的比例;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事实上,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老生常谈但却常谈常新的话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钱颖一关于金融创新的发言引发广泛关注。   “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必须要靠金融创新。现在正是进行金融创新的绝好时机。”钱颖一表示,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全社会整体的创新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还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进步,使得金融创新有了过去根本不存在的条件。任何一个小的金融机构都可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去购买金融服务,而且目前云计算也提供这样的服务。技术进步可以支撑金融创新,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后来居上,使贷款、抵押模式发生深刻变化,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对此,丁时勇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对实体经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相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服务创新仍显不足。丁时勇表示,我国实体经济正处于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资金需求量较大。而大量社会资金却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伺机进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虚拟经济领域。由于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不足,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金融产品发展相对滞后,普惠性、基础性的金融服务不足,不能很好满足中小实体企业和新兴产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为此,丁时勇建议,应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针对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主体,进一步扩大金融产品创新的范围,确定合理的服务价格,立足于贷款额度以及实际用途等信贷要素,设计出满足客户信贷需求的一揽子产品。    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建言献策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今年带来了《引导民营资本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提案。“面向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态势,要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应抓紧制订股权众筹融资的规划,支持股权众筹的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融资方式。”梅兴保表示。   对此,梅兴保进一步解释说,小微企业和民众创业往往缺少资产抵押,即使担保贷款成本也较高,而找资本市场通过股权、债券直接融资,成本低、周期长,应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加快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丰富“新三板”市场交易方式和融资工具,让符合条件的股份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均可挂牌进行股权、债权融资和并购重组。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生产总值占GDP 60%左右、纳税占国家税收50%以上,但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2014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17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3%。   “实体经济尤其是其中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经济金融活动中的痼疾。”梅兴保表示,现有金融机构包括大银行为此想方设法,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其领导体制、考核激励机制、风险偏好和管理链条长等因素,远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和创业者的需求。因此,要想有效缓解实体经济和民众创业的融资难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普惠金融的理念,在要求传统金融机构继续做好服务外,引导和扶植民营资本来办金融。   谈及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全国政协委员、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关于通过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案广受关注。在该项提案中,马蔚华提出三点建议: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标准,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民间资本更多进入普惠金融领域;鼓励多样性的普惠金融业务创新,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进一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对于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马蔚华认为,应该通过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增加金融服务的层次,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边界,同时推动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