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警守望商圈20多年 记住百余名惯偷的脸

07.10.2015  09:11

  素有“中华第一商圈”的南京新街口地区,以正洪街广场为中心,核心区域不超过0.3平方公里,却集中了700多家商店、1600多家商户。在国庆假日中,每天仅人流量就达100万人次之多。而负责新街口正洪街核心区域治安的民警司恒贵已经很多个国庆节没有休假了,一直坚守在新街口商圈一线巡逻、守望。通讯员 秦公轩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守望新街口20多年,记住百余名惯偷的脸

  10月2日,国庆假期的第二天,司恒贵一大早就和同事郭子瑜来到新街口正洪街广场。出门前他特意叮嘱今年新来的女警郭子瑜要少喝水,“今天的巡逻任务很重,我们佩戴了枪支,要将全部的商铺走上一遍,按照惯例中午回派出所才能有空。

  虽是早上8点,但人已经不少。“小郭,一会儿眼睛放亮一点,今天的小偷肯定特别多。”司恒贵给郭子瑜传授经验。巡逻至上午10点,司恒贵突然拍了拍郭子瑜的肩膀,示意其注意远处的一对姐妹。他悄声说道:“她们不对劲,我们远远跟着她们。”司恒贵一边通知所里的反扒队,一边跟着姐妹俩。果然,15分钟后,他就发现这对姐妹开始下手。

  司恒贵立即上前,大喊一声:“警察!别动!”然后将其中一名嫌疑人制服,前来增援的反扒队将另一名嫌疑人按倒在地。

  将嫌疑人带回派出所的路上,郭子瑜很奇怪司恒贵是怎么发现嫌疑人的。“我们都有一个习惯,记住惯偷的脸。经常在新街口活动的惯偷,基本上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司恒贵说,在新街口商圈守望20多年,早就记住了100多张惯偷的脸。

   三层巡逻网寻找走失孩子

  10月2日下午1点多,司恒贵和郭子瑜吃完午饭后又踏上了巡逻的岗位。正走在半道上,一位店铺的店主拦住他们报警:“我家小孩找不到了。

  司恒贵一看,是老熟人周老板,这已经是他今年以来第三次反映孩子走失了。原来,周老板的小孩比较调皮,加上店内过节期间比较忙,所以一不留神他家5岁的孩子又不见了。“广场这么大,商铺这么多,我们该怎么找啊?”郭子瑜看向司恒贵。“马上联系外围巡逻的特警、广场上的巡特警和商场的派出所民警,我们里中外三层一起寻找!

  果不其然,半个小时不到就收到了莱迪购物商城巡逻民警的消息,司恒贵带着郭子瑜和店主立即赶到现场。

  司恒贵表示,国庆节期间新街口正洪街广场值守、巡逻等民警有100多人。他们分三层将正洪街的外围、广场上和商场纳入巡逻体系。每年国庆总能遇到一两件丢小孩的事,这样的情况发动大家分地点寻找,能更快找到孩子。

  临近傍晚,天色渐暗,值班巡逻民警司恒贵已经在1.6公里的广场上走了8圈,近13公里的路。

   从不进店的“吃货

  吃完晚饭后,两人再次来到正洪街广场。郭子瑜本以为晚上会轻松一点,但没想到问路这样的小事却难住了她。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询问地铁站、商场怎么走,她还能招架,可到了饭点问路的人数增多,问题也开始变得奇怪起来。

  哪家有特产卖?某某店的口味怎么样?有什么推荐的小吃?在哪能吃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让郭子瑜顿时傻了眼。

  让郭子瑜没想到的是,平日里不爱说话甚至有些严肃的司恒贵居然对这些问题对答如流,不仅对这些店如数家珍,还贴心地向游客介绍这些店的口味,方便游客挑选。

  “没想到,老司你还是个大‘吃货’啊?”小郭悄悄地说。司恒贵笑了笑解释:“这些店我可一个都没吃过,这可是老民警的经验。”原来,司恒贵虽然一个店都没吃过,但是平日里他要经常对这些店例行检查,对这些店的情况可谓了若指掌,而这些店究竟好不好吃,听人说得多了、问得多了,他也就默默记下来了。

  截至晚上9点,司恒贵和郭子瑜遭遇问路不下200次。“老司45岁,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一直在管理新街口商贸区,20多年仍在坚持,着实不易。”郭子瑜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