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有200多家餐馆使用包装消毒餐具

21.09.2015  09:22

 

 

 

现在,消毒餐具已成为不少餐饮店的“标配”。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有200多家餐馆使用包装消毒餐具,不少市民举办家宴时,也会使用这种餐具,全市每天的使用量约三四万套。

 

按照10月1日起即将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应当在包装上标注消毒日期以及使用期限等内容。近日,市卫生监督所对我市餐饮具消毒企业进行检查,告知企业负责人相关规定。

 

5家企业被要求停业整改

 

因巨大的市场诱惑,部分小作坊购置一些简单设备,随便雇请几名工人就进行消毒餐具的生产,一些餐具没有清洗干净,上面甚至还有残留的污渍便出厂。

 

执法人员来到我市西片某镇一三间两层的民宅内,几名穿着围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包袋。这是一个设在民宅中的餐具集中消毒作坊,餐具多被送往周边地区的家宴使用。

 

这家餐具消毒配送作坊未经卫生部门备案,该作坊加工面积、工艺流程、消毒设备、人员资质等均不符合卫生法律法规,执法人员当即要求该小作坊停业整改。

 

此次,执法人员共检查全市餐饮具消毒企业、个体经营户13家,其中5家被要求停业整改,这些餐饮具消毒单位大多设在民宅内,生产布局流程、清洗消毒效果、人员健康状况等均不符合卫生部门的备案要求。

 

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周章林介绍,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餐具消毒单位必须到卫生部门备案,总面积不得低于200平方米,不能设在民宅中。生产工艺流程必须按照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进行,生产用水、使用的消毒产品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每批次餐饮具均需出厂检验报告。

 

八成消毒餐具未标注使用期限

 

从检查情况看,多数企业在消毒餐饮具的外包装上标注了单位名称、电话等,有两家企业在消毒餐具外包装上标注了消毒日期及使用期限,八成消毒餐具未标注使用期限。

 

记者走访城区双港路、三江路等餐馆聚集地发现,不少中小型餐馆给顾客提供消毒餐具套装。三江路一家餐馆店主张经理表示,店里平时都用消毒餐具,而对于送来的餐具是否有合格证,他并不知情。记者注意到,多数餐馆使用的餐具未标明消毒日期,食客对此也不在意。市民刘先生说,他只看消毒餐具是否干净,不知道外包装上必须注明消毒日期和使用期限。

 

周章林介绍,10月1日起,市民如果发现所使用的消毒餐饮具未按规定在包装上标注消毒日期等内容,或发现餐具消毒企业存在违规现象,可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市卫生监督部门呼吁,使用集中消毒餐具的餐馆,要向消毒企业索要备案证明和检测报告,确定供货方是合法企业才能使用其提供的产品。

 

链接>>小吸管藏隐患 选吸管最好选无色吸管

 

塑料吸管是日常用来吸饮液态食品的中空管,人们喝豆浆、牛奶、饮料等都会使用它。昨天,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存在隐患的小吸管,报道中公布了江苏省质监部门近日对塑料吸管进行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的结果。

 

此次,江苏省质监部门共采集了100个批次塑料吸管样品进行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其中网购42批次,商超、批发市场和餐饮业经营场所采集样品58批次,重点检测了塑料吸管的蒸发残渣、重金属铅、微生物等指标。

 

本次抽查中,有19批次产品蒸发残渣指标不合格,该指标反映的是塑料吸管在使用过程中遇果汁、酸性饮料、醋、酒、油等液体时析出的化学物质量,蒸发残渣数值越高,表示产品溶出物质越多,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此次监测还发现,有三成产品无任何标识。质检专家还参照欧盟等标准,对吸管进行风险监测。本次抽检发现吸管在重金属、微生物等各项检测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从检测结果看,色彩艳丽的吸管比无色吸管具有更大的风险。专家认为,选吸管首选无色吸管,塑料吸管不宜用于温度过高的热饮品,在用沸水冲调食物时,不要把塑料吸管当搅拌棒使用,在微波炉中加热时也不要放入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