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领袖训练营连续5年招新 今年200多孩子有机会进营

03.02.2015  10:30

看看这幅画上有几张脸。

练习蹲马步,手面上硬币不能掉。

学习捆书本。

想想看,如何跟眼前这位姐姐交流。

龙虎网讯 硬币放手背上扎马步、折纸飞机、与陌生的外国姐姐交朋友,写一个化解矛盾的小故事……旨在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南京小学生小领袖训练营于2月1日-2日进行了新一届营员的招新选拔。近500名从南京四城区20-30所学校推荐而来的优秀小学生参加了选拔,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口语能力、智商测试、情商测试、听力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联想测试、体能测试等11项内容,五花八门的测试题对孩子的考查其实也是暗藏玄机。据了解,公益性质的南京市小学生领袖训练营已经连续五年招生,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面试时的火爆场面形成对比的是,一些过五关斩六将的牛娃却无法坚持每周半天的素质培训,首届学员竟有五六十人因为要参加奥数培训等原因中途退出。

小领袖训练营究竟考哪些?

情商、智商和体能,一个都不能少

昨天上午十点,记者来到南京小学生小领袖训练营招新选拔现场时看到,孩子们的面试已经在进行中,而很多家长则留在楼下等待孩子。据了解,此次面试一共有11项内容,从体能到智能到情商全部考查在内。而一些有趣的考试内容其实暗藏玄机。

有孩子不会折纸飞机,有孩子捆书难

在动手能力的考察教室里,孩子们需要在4分钟内完成折纸飞机与捆书两项任务。记者看到,折纸飞机对孩子们来说很开心,不少孩子都能用自己常用的方法折出来,但竟也有孩子不会折。而相比之下,扎书本则是更能考查出孩子们动手能力的“技术题”。记者看到,面试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已经用四种方法捆好的书,有一字结、十字结、中字结以及井字结,孩子们可以根据看到的范例或者自己掌握的方法来完成捆书的任务。既要完成捆,也想照着范例捆出好的样子来,孩子们一会儿看看自己的绳子,一会儿又看看范例,有些手忙脚乱。还有的孩子一直望着捆好的绳子出神,但动手实践起来却又一副无从下手的模样。“我们曾经也考过孩子们系鞋带,真的是有孩子不会系,这次折纸飞机和捆扎书,也是考的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但是情况也并不是特别乐观。”一位面试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孩子都是学校推荐过来的优秀学生,但是在家庭里的动手实践机会可以看出并不多,所以一些基本的动手技能并没掌握。“特别是捆书,如果我们不给出示范,估计都没几个孩子能捆成功。当中最好的孩子能捆出中字结,井字结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写故事讲“化解矛盾”,这考查的是情商

情商测试在面试中可以说是一项非常独特的测试。与去年做题不同的是,受到了国外情商教育与测试的启发,今年的测试题则是让孩子们写故事,从孩子们的故事中来考查他们的情商水平。故事有两个主题,第一天的主题是与朋友化解矛盾,第二天的主题是关爱他人。其中285号小朋友写了一篇如何化解与好朋友因选班干而产生矛盾的文章,受到了老师好评。文中叙述了在班干部竞选中,当选的“”与落选的“郭彦兮”重归于好的故事。落选的“好朋友”心情沮丧,总是不理睬“”这个好朋友,于是“”就天天主动和她讲话,还找机会与她一块儿赏花,最后终于“搭讪”成功,恢复了友谊。“在当下大部分孩子都为独生子女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的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个同学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人情绪,而且能够换位思考,主动去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还很坚持,很有方法,说明是个情商不错的姑娘。”在沟通与交流环节,小朋友们要与第一次见面的外国姐姐交流,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问的问题越多,交流的越流畅,分数越高。在这一环节,小朋友的表现就各有不同。记者看到,有的孩子由于紧张,害羞,进入房间后有些不知所措,结果一言不发;也有的孩子比较大方,进门就先主动和外国姐姐与老师打招呼,还问东问西,交流得乐不思蜀。

硬币放手背上扎马步,看你意志力如何

不过,进训练营光是头脑好可不行,体能水平也非常重要。这次的体能训练有五项内容:30秒跳绳、30秒立卧撑、滚动、模仿动作以及意志测试。记者发现,意志力测试是体能测试的最后一项。只见孩子们马步一扎,两手冲拳,双眼紧闭,颇具练童子功的风范。而老师们则在他们的拳头背上放上两枚硬币,要求他们在5分钟内坚持姿势不动,还要保持硬币不掉。“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包括虽然腿酸手酸,但是否动作摇晃。

考上训练营上哪些课?

体能课会学柔道,科学课还做护手霜

据了解,今年南京城区20-30所小学推荐了近500名小学二年级的优秀学生参选,此次选拔会好中选优,有200多名孩子将有机会进入“领袖营”。“我们选择的是综合能力好的孩子,因此只是智商高的孩子并不一定会入围,动手能力、体能等都是重要评价标准。”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告诉记者,小领袖训练营中的“小领袖”并不是指培养孩子们领导别人的能力,而是意在通过领袖训练营的开办引领一种素质教育的风潮。小领袖训练营就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旨,不与升学率相挂钩,不考虑这些能力的“功用”有多大。“我们的课程立足孩子实际能力的培养,比如人文素养课程就着重口才能力的培养,科学素养强调动手实践,体育课我们给他们选修了柔道课,学习力培养侧重思维训练,而情商、财商等课程都是以游戏、体验等为主。不过这样的课程都是成体系的,着重累积效应,不能只每周上一次课,平时在家全部又去做题了,那样最多只有点滴效应。

其实我们的课程孩子们很喜欢,特别是动手实验课程。”一位给孩子们上化学科学课的老师告诉记者,在上学期的课程中,他们就教孩子们完成了护手霜、手工皂、润唇膏的制作,利用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性材料,组织孩子们进行有趣的实验,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但是不少家长却也有自己的打算。一位来送孩子考训练营的妈妈就告诉记者,自己带孩子来也听到不少家长的议论,有家长就觉得现在孩子小可以来“玩玩”,到三年级就要开始出去上培训班了。“他们讲的也有一定道理,孩子以后要升学,学习成绩才是最关键的。

他们为什么半途而废?

为上奥数等培训班,一批“牛娃”离开了

南京市小学生领袖训练营全称是南京市小学生领袖人才综合素质训练营,从2011年开始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招收首届学员。据悉,该项目是南京市教育局星光计划项目、中小学学生学习力研训项目,由南京市教育局全额拨款,学生免费参与。

然而,与招新时的火爆对比,让人感到些许无奈的是,虽然当时是过五关斩六将进的“领袖营”,又是免费的“综合能力培训”,但是中途却不断有牛娃选择离开。“就拿首届学员来说,从二年级进营到五年级毕业,大约有五六十名‘种子选手’在过程中选择了放弃。”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十分遗憾地告诉记者,这个训练营项目是一个实验项目,也是一个示范项目,目的就是针对近年来学校、社会和家长们只关注小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而忽视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社会生活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培养的现状,开展一系列关注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教学与训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能素养、科学素养以及情商、财商等各方面素质。“但是不少家长后来都选择了放弃,理由是孩子要上奥数、奥语等培训班,学训练营里的这些对孩子的成绩或者今后的升学未必有用。即使我和他们强调,领袖营的课程关注的是孩子们能力的培养,不会去迎合所谓的升学需要,但很多家长到后来就hold不住了,看人家去忙奥数什么的,就连半天也舍不得‘浪费’,都带孩子去了学科培训班。

实习生 顾慧敏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璟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