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家多学科一体化乳腺病诊治中心成立

18.03.2015  16:01

  3月18日上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对外宣布,江苏省内第一家多学科、一体化乳腺病诊治中心正式成立。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在成立大会上自豪地说,这个中心亮点多,从乳腺病专病门诊、乳腺病影像诊断中心到乳腺外科病区,加上影像科、乳腺外科、肿瘤科、病理科、整形外科、心理精神科等组成的乳腺病多学科会诊中心,乳腺病患者在中大医院可以享受到一条龙、一体化、同时以女专家为主体的一站式权威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乳腺病发病现状

  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专家张亚男主任医师介绍,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其中约有50万的妇女死于乳腺癌。受遗传、女性激素水平、饮食、环境污染、不孕不育及晚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0年代之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以3%-4%的直线速度上升。与西方国家相比,国内乳腺癌发病率增速是全球的2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女性乳腺癌的低龄化是不同于欧美女性乳腺癌的另一重要特点。中国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比欧美国家发病年龄提早约10年。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死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女性可怕的红颜杀手。

  10万例乳腺受检者大数据分析

  在成立大会上,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主任、乳腺病影像诊断专家刘万花主任医师首次向社会发布了10万例乳腺受检者大数据分析结果。

  中大医院自2003年启用江苏省第一台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以来,目前已接诊乳腺检查者约10万例,其中发现乳腺癌5千例,统计显示其年龄分布特征符合年轻化特点,高发年龄段主要分布在45-55岁。

  记者注意到,2003年至2008年约4万例检查中,中大医院查出乳腺癌1294例,其中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1113人,181名乳腺癌患者未触及包块,属于早期发现;2009年至2014年约6万名乳腺受检者中,查出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患者3621人,原位癌724人,早期癌变363人。对比之下,发现检出的乳腺癌患者数量明显增多,说明人们的普查意识明显增强,先进的钼靶检查技术也让乳腺癌可以更早发现,而且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患者显著增多。

  刘万花主任医师说,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为45-55岁,提前欧美国家10年。中大医院乳腺癌年检出率明显增高,后六年是前5年的3倍;检查乳腺癌中未触及肿块的乳腺癌比例增高,由10%增到20%左右;但是触及肿块的中晚期乳腺癌仍占80%以上,说明乳腺的科学普查意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早防早治仍任重道远。

  专家画出乳腺健康普查线路图

  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的专家们,根据美国抗癌协会建议,结合中国乳腺癌发病年龄特点,对成年女性各年龄段乳腺健康检查提出了一下建议:

  (1)20-30岁妇女,建议选择超声检查

  (2)30-35岁妇女,超声及数字化摄片结合使用,有高危因素者乳腺摄片为主。

  (3)35-40岁妇女,间隔1-2年定期做乳腺摄片,超声补充。

  (4)40-55岁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摄片,超声补充。

  (5)55岁以上妇女,每1-2年做一次乳腺摄片,超声补充。

  专家提醒说,所有年龄段的成年女性每月都要自检乳房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多学科一体化流程让患者免走弯路

  张亚男主任医师介绍,中大医院的乳腺病诊治中心实行的是多学科一体化运行模式,中心由乳腺影像诊断中心、乳腺外科、肿瘤科、病理科、整形外科及心理精神科等学科组成,现有乳腺专有诊治病床38张,专业工作人员35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及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0多名。中心专门成立了乳腺病门诊,每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均有乳腺病专家门诊;从4月1日起,周一至周五均开设有乳腺病普通门诊,乳腺病患者在就诊时就可以申请多学科会诊(MDT),多学科专家将根据患者情况,为病人量身定制最优化的诊疗方案。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