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栋小楼“孵出”40多个大学生公益项目

25.09.2015  13:13

  上个周末,在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的1栋3层小楼里,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创意路演”,数十家周边高校的社团,拿出自制的公益项目在此展示。据了解,在街道、社区和志愿者服务中介组织的帮助下,小楼里已孵化了40多个大学生公益项目,有不少已经开始在社区运作。

  青岛路社区周边有南大、南师大、河海等一批知名高校。粗略统计,各类大学生社团超过200个,其中具有公益服务热情和能力的志愿者数量众多。但这显然不够,一位社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过去做活动都是凭热情,找项目都是靠运气,学生来几个算几个,有时一次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对社区而言,虽然有这么多志愿者资源,但要把资源变成现实的公益服务项目难度不小。青岛路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多为大一新生,热情很高,但技能不足,新鲜感一过,劲头很快消退。其次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都不定期,服务效果也不理想。

  怎样打破“近水楼台难得月”的困局?去年以来,在湖南路街道联系下,南大将1栋3层小楼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租给青岛路社区。小楼中一半楼层作为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场所,并引进志愿者服务中介组织,帮助孵化公益服务项目。

  公益服务项目化,让大学生志愿者也有收获

  “做公益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学生教老年人学电脑,怎么讲解才通俗易懂;服务项目怎么开展,才能受居民欢迎,这些都有讲究。”社区引进的志愿者服务中介组织——南京爱心传递志愿者服务协会负责人马连平说,要开展公益服务,必须先报项目、排定计划,由协会和社区一起审核,项目成熟才能对社区发布、运作;项目实施后,协会还要对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大学生能力不足的,由专业志愿者进行培训;社团负责人领导力弱的,协会对其开“小灶”训练……“这样的培训,提高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能力。”河海大学青协志愿者协会一位负责人认为,这样的公益,不单纯是付出,更多的是收获。

  孵化出的公益项目和人才将推向全区、全市

  新学期开学后,南京体育学院一个志愿者社团发起了给贫困地区孩子捐赠衣服的行动,衣服收集起来了,但600元的邮费却没出处。本来社团成员自己掏钱也可以,但是马连平为他们想出了一个点子:在微信朋友圈募捐。一则精心设计的活动宣传在微信上亮相,不仅一天之内筹够了邮费,还使更多同学加入公益行列,成了社团“粉丝”。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不下去,和缺少经费很有关系,“总让政府贴钱,或者让志愿者自己出钱不是办法。”在马连平看来,培养大学生社团公益筹款能力,也是“孵化”的重要内容。

  一个项目推出以后,联系爱心公益企业出资共建;发动参与公益的市民拿出个人物品,在微信拍卖;联系爱心企业为困难大学生定制公益岗位……所筹经费多少,在微信上看得见,使用情况全部公开。一位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微信上的“公益朋友圈”几乎扩大了一倍,一笔笔经费汇入的背后就是公益力量的汇聚。

  截至目前,青岛路社区这栋小楼里,已经开展了帮老助幼等多项公益服务,而在这里孵化的南理工红会、南京特教院志愿者社团、南大仙林手语社、南大爱优公益协会等大学生社团4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已经落地鼓楼区多个街道社区。“我们的计划是,通过其他公益组织,把大学生社团中孵化成功的公益项目、公益人才,推广到全区、全市。”马连平说。(刘晓 付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