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要素成本上升 必须靠创新化解

16.06.2016  21:51
  最近,记者随商务部门同志赴锡山区部分外贸企业调研,发现其中不少企业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随着人口红利不复存在,加之国外需求持续低迷,这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难度不断加大。但也有几家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出口势头相当不错。问之有何绝招?几家企业老总异口同声地答道:“还是靠创新呗。
  消化要素成本上升,对有能力的大中企业而言,一般机器换人就能立竿见影。但对大量中小企业来讲,还必须具有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招数。纵观这几家出口势头较好的“小字辈”企业,面对要素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不振的双重压力,为何都能逆势开拓国际市场?且出口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几家企业虽然体量小资金有限,但都十分注重加强研发力量,以自主创新或联合科研等方式努力化解要素成本上升的困扰,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据观察,这几家企业没有气派的厂房,但在研发新产品上舍得投入,连续多年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而就能及时研发国外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
  在此同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不缺位,尽力帮助这些中小企业瞅准市场求作为。这些年,在政府部门的资助下,这几家企业都积极参加广交会、沪交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千方百计利用这些平台广结良缘,进而走上攻克海外市场的捷径。他们一般先把购买力相对有限的东南亚和非洲国家作为主打市场,在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后,再逐渐开拓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
  当下,众多出口企业如何最大程度地消化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记者以为,首先,坚持靠创新把要素成本“”下来。出口龙头企业必须强化研发力量、实施机器换人,这将成为一些企业强化海外竞争力的关键。而中小企业则必须加快推进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其次,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引导企业剥离副业强化主业。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外贸业务专业化规范化,着力培育本土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引导同类企业取长补短“抱团”闯市场。再次,要鼓励企业探索“出境加工”新模式。利用南亚、东南亚等地廉价劳动力,大力“走出去”设立工厂,以此降低生产成本。(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