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外出消费如何维权?务必保留好维权凭据

09.10.2015  15:34

  节假日外出消费权益受损如何维权?消协支招——

  先拨12345 务必保留好维权凭据

  最近,“青岛38元大虾”的事件广受全国网友关注,在青岛旅游的南京游客朱先生,遇到一家名叫“善德活海鲜烧烤”的店宰客。38元一份的大虾,结账时变成38元一只,一份收费1520元。报警及向物价局举报后均维权不成功,当警察面屈辱地掏出800元付款。那么南京人节假日外出消费,权益受损时应该怎么维权呢?

  江苏省消协副秘书长居上告诉晨报记者,外出遇到侵权行为,如果不清楚找哪个部门可以立刻拨打12345当地政府热线,会有职能部门解决,此外一定要保存好消费维权凭据,“部门执法也需要处理时间,如求证核实情况等,正常的工作时间内会给消费者合适的解决办法,消费遇到此类情况要理性,并且记得录音、拍照、保留小票等。”另外,外出就餐时,要注意就餐的地方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状况,要立即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如果在就餐过程中发现有强制消费情况,可立即拨打12315,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外出旅游时,选择跟团游的市民,要选择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旅行社。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确认旅游合同的相关条款,如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价格、保险条款等。如果旅行社方面提出需要支付定金,谨记交付定金不得超过总价的20%。景点购物,理性消费。要查看商品生产的厂址、厂名、商标、合格证等。

  消协还提醒游客,外出旅游一旦发生纠纷,首先要收集相关证据,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然后及时向当地旅游部门或是消费者协会投诉,情况严重的,可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维权案例

  【案例1】

  景区提供的服务与承诺不符

  2013年的国庆假期,来自湖南的戚某等三名游客来到江苏苏州游玩,想听听正宗的苏州评弹。正在观望的时候,路边凑过来一三轮车夫,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说:“只要花费30元,就可以听到正宗的评弹,而且还有美女可以看。坐三轮车也是免费的。”听说如此,戚某等人不禁心动,立马随车夫到了位于苏州滨河路上的一家KTV。谁知,戚某等人刚进包厢,马上就进来一群浓妆艳抹的“美女”,给他们端茶递酒,还送上各色水果拼盘。可怎么等待,他们也没看到评弹演员。觉察到不对劲的戚某等人于是准备离开,可是还没等离开包厢,就有多名壮汉将他们拦住,并要求他们付1200元。戚某等人最后凑了780元交给对方,才得以离开。出门后,戚某立即打110报警。

  经过警方调查,这帮以听评弹为由对外地游客进行强迫交易的团伙共有四人。四人经预谋承包了位于苏州市滨河路上的某家KTV部分包厢,并勾结黑车司机以看评弹、表演等为名多次诱骗外地来苏游客至该KTV消费,并以言语威胁等手段强迫游客支付“小费”。2014年,苏州虎丘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对以上四人判处6个月到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共计3000元。

  【解读】景区因提供与承诺不符的服务、强买强卖而导致的纠纷问题近一段时间以来时有发生。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应视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以及公平交易权,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如果在此过程中,伴随有暴力胁迫等附加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案例2】

  景区商店售假冒伪劣商品

  去年五一小长假,李先生一家人赴陕西西安旅游。在西安某博物馆的购物店参观时,李先生经店员介绍,看上一款蓝田玉,随即以人民币10000元的价格将其买下。由于这款玉石价格不菲,尽管在购买时,所谓的博物馆玉石专家声称它百分之百是真品,但是李先生还是有些不放心,因而在旅行之后,他把这块玉石交到了当地一家权威的第三方玉石鉴定机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块所谓的蓝田玉为赝品。李先生致电博物馆欲讨说法,但被告知商铺是私营,不归博物馆负责。投诉无门的李先生不得不将博物馆告上法庭。最终,经过调解,博物馆退还李先生购置玉石所花钱款。

  【解读】对于景点内的商铺售假现象,无论售假商铺与景点是否存在隶属关系,只要景区存在将其部分经营项目或者场地交由其从事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旅游交通等经营的事实,都应当对实际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给游客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