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打造“20分钟救助圈”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

30.07.2016  05:05

      为积极应对近期不断攀高的高温天气,宿迁市打造“20分钟救助圈”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行动,及时为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救助服务,并为他们发放防暑降温物品,帮助他们安全度夏。

    一是制定方案措施,组建救助服务队。及时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夏季送清凉”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建立部门联动、专业队伍、坚持常态的便民救助机制,并成立了市救助站夏季送清凉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天组织救助人员对市区大街小巷、繁华商贸区、城乡接合部等地段开展主动劝说、引导、救助工作。

      二是加强救助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救助政策、公开救助热线电话;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立救助指示牌,引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向环卫工人、沿街商户、社区以及社会爱心群众发放宣传单、爱心救助联系卡,实行发现告知引导护送困境人员奖励制度,对护送流浪未成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爱心群众,给予30-50元补助以此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救助工作,形成救助管理工作的合力和氛围。

      三是进行拉网式排查,配备充足救助物资。救助服务队对车站、广场、公园等流浪未成年人经常出入的地方进行拉网式排查,主动对他们进行救助保护,并与有关单位配合对市辖区内的生活无着人员集中和露宿地域为重点的主要街道、桥梁涵洞和繁华地段加强巡视和救助力度,尤其是对未成年流浪人员的救助,劝导、护送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帮助其回归家庭、告别流浪;劝导、引导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站避暑,对愿意接受救助的带回站内救助,对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发放必要的防暑降温物品,并留下救助服务联系电话。

      四是注重站内管理,畅通救助渠道。强化值班制度,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制。积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救助准备。在救助过程中,市救助站对临时遇困人员实行分类救助,认真做好站内生活、寻亲、护送返乡等服务,对其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救助对象,市救助站将及时护送其到定点医院接受救治。

      五是打造市区“20分钟救助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市救助管理站接到求助电话后,20分钟内到达求助现场,甄别情况,劝导、引导或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进入救助站接受救助或进行处置。各区(开发区、新区)民政部门及救助站点在接到市救助管理站发出主动救助通知后,20分钟内到达所属辖区救助现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临时救助和询问登记,向未成年人提供关爱型服务和保护性措施,对危重病人和流浪精神病人直接送到定点医院或通知120急救中心救治。经核实身份信息后,属于本辖区的困境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安置,对非本辖区的困境人员,送至市救助管理站进行处置。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