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安交警部门发布35处团雾易发路段

25.11.2014  14:20

  团雾被称为交通安全“隐形杀手”,秋冬季相对多发,经公安交警部门对我省境内高速公路团雾多发路段进行连续跟踪排查,确定了以下35处易发生团雾地段。  

  团雾多发路段之一:

  京沪高速公路:徐州段710公里至713公里处、722公里至724公里处、727公里至729公里处;宿迁段735至737公里处、747公里至749公里处、767公里至769公里处、781公里至783公里处;淮安段789公里至806公里处、819公里至832公里处、838公里至843公里处、852公里至859公里处;扬州段865公里至868公里处、910公里至912公里处。

  团雾多发路段之二:  

  京台高速公路:徐州段670公里至673公里处、685公里至689公里处。

  团雾多发路段之三:  

  沈海高速公路:连云港段793公里至796公里处、825公里至828公里处、852公里至855公里处、860公里至863公里处;盐城段888公里至891公里处、924公里至927公里处、1016公里至1019公里处、1030公里至1033公里处、1040公里至1044公里处。

  团雾多发路段之四:  

  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段1710公里至1726公里处;淮安段1763公里至1804公里处;南京段2081公里至2089公里处、2092公里至2099公里处。

  团雾多发路段之五:  

  连霍高速公路:连云港段52公里至55公里处、65公里至68公里处;徐州段134公里至137公里处、166公里至169公里处,223公里至226公里处。

  团雾多发路段之六:

  盐靖高速公路:盐城段18公里至19公里处;泰州段130公里至142公里处。

  交警部门提醒:  

  深秋和冬季是团雾多发的季节。从时段看,一般出现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尤其是清晨更容易出现团雾。团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等特征。团雾不仅能在大雾天气中出现,在大范围天气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小区域的团雾,因此大大增加了监测和预报难度。很可能是驾车人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陷入团雾中。这个时候,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引发事故。那么,遇到团雾应当如何处置呢?驾驶过程中看到前方有雾或者已经进入团雾,千万要保持冷静,握好方向盘。虽然视线模糊,但仍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发现前方有团雾或大雾,在距离和车道满足变道条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速驶入最右侧车道,就近选择出口缓慢驶出高速或进入附近服务区暂避。如果车辆已经进入团雾或大雾区域,应立即减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限速行驶。根据相关规定,当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与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必须保持在150米以上的间距,谨防追尾。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除进入能见度很低的团雾区域时需要把车速降至最低外,其他情况下应按照规定时速行驶。突然进入能见度很低的团雾区域时,很多人下意识的反映就是一脚急刹。这样做非常危险,容易引发连续追尾事故。如果不能驶离高速公路,应选择紧急停车带或路肩停车,停车之后需立刻打开双闪,以提示后方车辆注意。放置警示标志时,应该比平时更远一些,保证后方车辆更早地发现险情,以做好应对的措施。另外,车内人员也应立即撤离到路边安全的地方,并及时报警。千万不要停留在车内或者在车道上行走,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使用灯光也是防止事故的重要手段,行车遇大雾,要开启大灯、雾灯、示廓灯,必要时还要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看清前方的情况,也是为了使自己被后方来车看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是大面积照射,很容易在雾里造成散射,在驾驶员眼前形成散射光团,使其眼前一片雪白,非常危险。由于雾天视线严重受阻,行车过程中切勿随意变更车道、超车。出了团雾后,不要立刻加速超车赶路。因为下一个雾团很可能就在你变道、超车时出现。应该慢行变道,观察前方后再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