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新常态新趋势增长特点渐显 工业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根基趋实

22.12.2014  17:23
      机 械:需求趋缓 整体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今年机械工业运行特征概括为:需求趋缓,倒逼转型;稳中有进,基本可期。机械工业在“”增长的同时,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也有新亮点。
  今年前三季度,机械工业增速快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同比增速逐月缓慢回落,8月下行加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蔡惟慈将今年机械工业运行特征概括为:需求趋缓,倒逼转型;稳中有进,基本可期。机械工业在“”增长的同时,在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方面也有新亮点。
  总体看,机械工业上半年增势较好,但下半年增速开始逐月递减。1~10月累计,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全国工业高2.2个百分点,好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机械工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结构、产业形态、需求结构、盈利模式等正在发生诸多变化。行业和企业间的分化明显加大。
  在电工行业,发电设备行业产量同比有所增长,但效益大幅下滑。风力和光伏发电设备产量均明显增长,火电设备有所增长,水电设备下降,燃气轮机产量下降较大,高压输变电行业形势不如预期,交流电动机、工业电炉、电焊机等产量保持增长。
  从汽车行业看,产销量同比增长,但增幅逐月下行。
      从内燃机行业看,受汽车行业拉动,汽车发动机产量增长比较快,但与农机、工程机械配套的内燃机形势比较低迷。
      从仪表行业和石化通用行业看,多数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自动化仪表、分析仪器、试验机、化工设备、泵、风机、空分设备、压缩机、环保设备等产量增幅较大,但印刷机械行业仍比较低迷。
  机床行业分化很大。主机形势不如工具、磨料磨具,主机行业中金切机床形势不如成型机床,金切机床中的重型机床形势不如中小型机床。但总体而言,高端产品形势明显好于低端产品。
  从轴承行业看,行业景气与上年相比有所恢复,近几个月的当月产量和累计产量同比均已实现正增长。
  从工程机械行业看,一季度行业景气曾有所回升,但4月以后又重新陷入回落。挖掘机和装载机等代表性产品1~10月累计产量已回到深度负增长状态。
  在基本实现“稳增长”的同时,机械工业转型升级也有所进展。首先,行业结构朝着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调整。汽车、环保设备、基础件、仪器仪表等利于民生和提高全行业素质的子行业增速明显快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提速。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产品生产者向“用户完整解决方案”提供者升级,并因此弥补了需求增长趋缓的缺口,保障了销售额和利润的较快增长。网络化运营等新兴商业模式在少数先行者中开始探索。
  产品结构升级有新进展。以机床行业为例,今年前9个月,金切机床产量数控化率为29.73%,比上年提高了0.93个百分点;机床工具行业进口增长10.75%,但出口增长高达22.68%;金切机床出口增长18.21%,其中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增幅高达30.94%和19.43%。
  与此同时,高端装备自主创新有新成果。近年来机械工业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成果获奖项数明显增加,获奖等级明显上升,今年这一势头更为显著。自主创新继续向关键零部件领域深化推进。在越来越多的高端主机装备实现国产化突破的同时,此前明显薄弱的关键零部件开始出现加速自主创新的喜人势头,液压系统、轴承、数控系统、特种专用材料等陆续传出可以替代进口的喜讯。
  此外,机械工业国际竞争力保持上升势头。前9个月,行业累计实现对外贸易顺差549亿美元,一般贸易出口金额占比和增幅均已超过加工贸易,表明我机械产品外贸出口的附加值在稳步提升。
      煤 炭:延续下行态势 企业脱困乃重中之重
  我国煤炭行业延续下行态势,需求增速趋缓,价格大幅下滑,煤炭市场进入了“寒冬”。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市场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进口煤保持高位的矛盾将成为常态。
  2014年,我国煤炭行业延续下行态势,需求增速趋缓,价格大幅下滑,煤炭市场进入了“寒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市场需求低速增长与产能结构性过剩、进口煤保持高位的矛盾将成为常态。我国将把控制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行为,作为推进煤矿脱困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4年以来,我国过去靠透支资源和环境换取发展的经济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煤炭市场依旧低迷。根据分析,造成煤炭行业低迷的因素中,最为突出的是产能结构性过剩,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建设生产现象突出,加剧了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据统计,我国煤炭库存曾连续34个月超过3亿吨,最高时接近4亿吨,已达历史最高水平,而煤炭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46%,其中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近70%。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指出,我国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也面临“四期”并存的新形势。一是煤炭需求增速的放缓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缓将成为总量变化的新常态。二是超前产能与库存的消化期。由于“十一五”以来,在惯性发展思维的引导下,我国煤炭投资热情高,形成煤矿总产能40亿吨左右,产能建设超前3亿~4亿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与产能建设超前叠加,造成全国煤炭库存大幅增加。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市场消化煤矿超前建设产能,消化煤炭库存,实现市场供需平衡将是一个艰苦过程。三是环境制约的强化期。随着国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特别是即将实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传统的、粗放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面临严峻挑战,推行煤炭绿色开采,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任务艰巨。四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期。随着我国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16万吨级间接液化、60万吨级煤制烯烃、13亿立方米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技术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成功,煤化工技术产业发展将进入推进和发展阶段,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2014年煤炭行业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煤炭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2015年即将来临,煤炭供需宽松、下游需求不足和环境资源约束等大的环境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市场趋势性复苏还需三四年时间,而“产能过剩、库存高位、价格低迷和企业困难”将成为煤炭行业发展“新常态”。
  姜智敏建议,应该进一步推动煤炭行业税费清理整顿,并推动市场交易体系建设。事实上,面对现实,煤炭企业不得不开始转变经营思路,改变单一的煤炭生产经营模式,逐渐向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领域扩张,以兼并重组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电 力:供需总体宽松 制造业用电增速平稳
  全国电力供需呈现总体宽松态势,运行安全稳定,电力消费需求平稳增长。总体上看,电力供应能力充足,发电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清洁能源发电量显著上升。
  当前,全国电力供需呈现总体宽松态势,运行安全稳定,电力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受气温及经济稳中趋缓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小幅波动,其中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平稳,制造业用电增长相对较好。总体上看,电力供应能力充足,发电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清洁能源发电量显著上升。
  展望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同比增3.5%~4.0%,第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将在3%左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约为13.5亿千瓦,电力供需仍将维持总体宽松趋势。分区域来看,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东、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最新数据显示,当前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基本持平,但增速环比、同比均有所回落。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则较高。从产业看,1~10月,第一产业用电量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9%;第二产业用电量332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55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率逐渐上升。
  当前,制造业特别是设备制造业用电增长相对较好,是支撑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同比增长4.0%,工业用电增长3.9%,制造业用电增长4.9%。制造业用电各季度增速分别为5.7%、5.4%和3.6%,三季度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6.9%,而在1~10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44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0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有力地支撑了当季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据统计,今年1~10月,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4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1.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下降33.5%。
  截至10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2.72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水电2.58亿千瓦,火电8.9亿千瓦,核电1778万千瓦,并网风电8805万千瓦。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8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2个百分点;风电完成投资大幅增加。1~10月,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1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往年弃风较多的地区今年弃风率有所下降;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1870万千瓦,同比增长173.5%。前三季度发电量1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4%;1~10月,全国核电发电量10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其中10月份核电发电量1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
  与此同时,火电完成投资同比下降,三季度火电发电量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降幅扩大。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34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6.8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火电发电量320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8%,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由于受电力消费需求放缓且非化石能源发电高速增长影响,今年以来火电发电量同比持续下降,设备利用小时不断降低,但对于行业结构调整来说,目前正是有利时机。
      石油和化工:稳中偏弱运行 创新能力不强掣肘调结构
  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偏弱。能源生产基本平稳,主要化学品回升加快,市场供需保持稳定。但行业成本持续高位运行,效益下滑;库存增加较快,市场波动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仍很大。
  今年以来,石油和化工市场总体呈震荡回升走势。但进入三季度中后期,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影响,行业价格总水平连续大幅回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者出厂价同比下降2.1%,降幅较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降幅2.0%;炼油业降幅5.1%,较上月扩大4.6个百分点;化学工业降幅0.9%,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价格降幅0.5%,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油气开采和炼油业跌幅较大。
  化工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近来,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降幅较大,对化工行业来说,有利有弊,总体利大于弊。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有利于效益的改善。四季度,化工市场总体仍以平稳运行为主。基础化学原料市场整体上延续企稳向好局面。有机化学原料市场波动有所加大,但价格传导阻力减轻,盈利空间上升,效益趋于改善;无机市场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的回升走势,无机盐的严峻局面难有根本改善。合成材料市场整体保持震荡格局,效益形势依然严峻。
  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弱势平稳的态势,8、9月份下行的压力明显增大,这种下行压力在四季度依然存在,表现为库存快速上升,实际需求不振;市场出现明显波动,价格回升势头遇阻;宏观经济和相关行业增长放缓。1~9月,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PMI指数与前8月持平,表明当前宏观需求依然相对疲软,市场比较脆弱。
  行业成本持续上升,效益下滑。成本上升且向价格转化难度加大。1~9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4.41元,同比上升0.52元,比上半年上升0.25元,呈加快之势。前三季度,化学工业和炼油业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加22.3%和31.3%,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7和35.5个百分点,也大幅高于同期全国规模工业财务费用平均增幅8.8和22个百分点。炼油和化工行业盈利能力脆弱。1~9月,炼油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仅为1.07%,化学工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也只有4.40%,均较上半年下降,分别比全国规模工业平均主营收入利润率低4.45和1.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化学工业和炼油业毛利率分别为11.87%和12.86%,比全国规模工业平均毛利率低2.09和1.10个百分点。成本不能有效向价格转移,合理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增长动力减弱,显示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出现恶化。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能过剩的状况没有有效缓解,一些行业反而有加重的趋势。目前,在化肥、基础化学原料、通用合成材料制造等领域装置利用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很多企业举步维艰。二是产品结构调整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是产品供给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又大量进口。这种新情况在石化领域尤为突出。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不足是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滞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测指出,石油和化学工业全年主营收入约14.38万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约8700亿元,增长1%。预计化学工业全年主营收入约8.89万亿元,增长10%;利润总额4400亿元左右,增长3.5%;四季度主营收入约2.52万亿元,增长10.2%。
      纺 织:稳中趋好 行业融入“新常态
  我国纺织行业运行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特征,但面临的外部形势较为复杂,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国内外棉价差、国内制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仍然存在,行业发展压力不减。
  进入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运行总体呈现稳中趋好的特征,但面临的外部形势较为复杂,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国内外棉价差、国内制造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仍然存在,行业发展压力不减。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的话来说,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新常态”是根本任务。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业运行总体平稳,多项经济运行指标实现正增长。据中纺联统计,1~9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要大类产品产量增速趋缓,其中纱产量为2837.8万吨、同比增长8%,布产量514.3亿米、同比增长2.7%,服装产量217亿件、同比增长2.7%,化纤产量3274.7万吨、同比增长7.3%;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回落0.7、0.34、1.17和0.26个百分点。
  同时,纺织企业收益保持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1~8月,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011.5亿元,同比增长约10.9%。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4.76%,较上年同期提升0.1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纺织行业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7458.3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低于上半年。分行业来看,丝绸行业和化纤长丝制造行业投资下滑较快,前三季度实际完成投资额分别为101.3亿元和34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和8%,两个行业的新开工项目降幅较大,同比分别下降21.5%和28.3%。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投资增速下滑严重。前三季度东北三省实际完成投资额315.4亿元,同比下降11.65%;新开工项目348项,同比下降20%以上。同期西部12省区实际完成投资额711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8.57个百分点。
  根据中纺联开展的纺织企业经营管理者调查结果,今年三季度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为55.87,较二季度下降1.46个点,总体情况欠佳。在各分项指标中,仅国外订单指数较二季度增加2个百分点达到56.88,其余各分项指标均环比有所下降。       不可否认,目前纺织行业依然面临诸多外部风险和内在矛盾,其中包括国内棉花市场形势依然复杂、化纤产能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节能环保形势更趋严峻、产业布局调整面临新问题、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突出等。王天凯表示,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遭遇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等重大形势变化,行业一些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根本任务。
      电子信息:整体发展平稳 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平稳。效益稳步增长、结构调整明显,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突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智能终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项目及新兴领域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平稳。效益稳步增长、结构调整明显,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突出,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智能终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项目及新兴领域稳步推进。
  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出工业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83412亿元,同比增长10.1%。预计全年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1~9月,全行业实现利润2989亿元,同比增长30.1%。全行业利润率小幅回暖,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收窄。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变革、创新、融合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目前我国产业发展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内资电子信息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实力、地位不断提升。1~9月,内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6565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比重达到32.6%,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二是技术水平提升加快。电子信息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趋势日益突出。1~9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手机出货量比重接近9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智能电视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比重均超过50%,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也在快速涌现;集成电路28纳米工艺试量产,存储芯片量产,产业链不断完善;数字家庭稳步推进,国产操作系统、中间件产品快速成长。
  三是产业融合渗透加快。首先,制造企业的经营模式加快转变,“硬件+内容+服务”的发展理念加快普及,推动硬件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合作互动。另外,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90%的大型工业企业采用了ERP管理系统,80%大型工业企业采用自动化设计与生产控制系统;60%中小企业利用网络采购和询盘;一些轻工企业的网络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0%。
  四是绿色制造推广加快。随着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节能化、绿色化趋势也不断增强。通信设备企业推出绿色低碳机房解决方案;计算机和彩电企业不断提高节能环保LED屏幕的使用率。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产业运行面临的压力依然突出。一是外需市场不足,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今年以来我国电子产品出口持续低迷;二是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磁性材料、存储设备、操作系统等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三是产业向外转移加快,外资企业选择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投资生产,光伏等领域的内资企业为规避贸易风险也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四是在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下降及库存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尽管电子信息产业外部环境趋紧、出口遇冷,产业仍实现了健康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避全球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路径日益清晰。
      建 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运行维持在合理区间
  建材工业作为原材料及制品行业,与国民经济总体趋势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建材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生产增速总体稳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运行质量维持在合理区间。
  建材工业作为原材料及制品行业,与国民经济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在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建材工业已从2011年以前的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建材工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生产增速总体稳定,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经济运行质量维持在合理区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仍有所回落,增幅进一步收窄。其中,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产业仍占据着建材工业发展主体地位,发挥着确保建材工业平稳增长的主导作用。
  今年建材工业利润水平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往年。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建材产品基数庞大等因素影响,建材市场需求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数量规模型增长模式已经开始加快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投资重心向延伸产业链、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产业倾斜。2012年以来,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逐渐回落,趋势逐渐与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趋同。
  今年前三季度,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投资以及工业投资增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砖瓦及建筑砌块仍然占据建材投资前三位。水泥制造业、卫生陶瓷制造业、平板玻璃制造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业、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负增长。
  今年以来,建材工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低耗能和加工制品产业所占份额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出现了产能过剩情况有所控制、区域发展有所协调、大企业领军作用加强等特点。
  产能过剩是困扰建材行业的一大问题,今年工信部原材料司从加强组织领导、抑制产能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两化融合、规范行业准入、挖掘国内需求和拓展境外市场等八个方面统筹协同展开,确保实现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总体目标。
  随着建材工业遏制产能过剩工作的不断推进,今年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比去年同期均有所放缓。其中,水泥投资和新增生产线数量、能力都少于去年,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比减少6条,减少新增水泥熟料生产能力403万吨;新增浮法玻璃生产线减少5条,减少平板玻璃生产能力1784万重量箱。尽管水泥和平板玻璃新增产能速度有所放缓,但去年和今年新增产能释放的压力仍然庞大,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还不能松懈。并且,除水泥、平板玻璃外,在需求增速放缓的宏观环境下,其他主要建材产品都凸显出产能过剩问题。
  除了产能过剩情况得到有效抑制以外,建材工业区域发展也有所协调。随着东部地区建材工业中制品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工业增长的放缓,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建材工业比例已经趋向稳定。并且,今年建筑用石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占据了西部建材工业投资前两位。中西部地区建材工业发展开始从传统产业转向制品和新兴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建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两极分化现象凸显,建材大企业集团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为建材工业平稳增长和运行质量的稳定发挥了领军作用。
      钢 铁:三高一低 加快由量变到质变
  今年以来,尽管经济增长对钢材需求强度持续下降,钢材消费增长乏力,但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增长,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钢材价格屡创新低。不过,得益于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全行业整体保持盈利状态。
  今年以来,尽管经济增长对钢材需求强度持续下降,钢材消费增长乏力,但粗钢产量仍然保持增长,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钢材价格屡创新低。不过,得益于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全行业整体保持盈利状态。据预测,新常态下钢铁行业将呈现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和高压力的特征,明年钢产量增速将进一步下降。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十个月,全国粗钢产量达到6.85亿吨,同比增长2.1%;粗钢日均产量为225.4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8.23亿吨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钢材消费进入峰值弧顶区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前十个月全国粗钢消费量约6.2亿吨,同比减少900万吨,降幅为1.4%。
  由于市场供大于求,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下降。截至10月末,钢铁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86.40点,环比上升0.05点,升幅为0.06%,是连续5个月下降之后的首次回升;同比下降12.52点,降幅为12.7%。
  在钢铁行业微利运行的背景下,钢铁投资热情进一步减弱。前三季度钢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98.68亿元,同比下降4.35%。
  不过,被戏称为“中国最不赚钱”行业的钢铁行业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今年前十个月,国内88家重点钢铁企业盈利有所好转,累计盈利226.6亿元,同比增长61.3%,而上年同期盈利为140亿元;但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75%,钢铁主业仍然困难。
  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无疑是钢铁行业效益改善的最大动因。截至11月末,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70美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2%,与今年二季度相比下滑幅度超过3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降幅已经远超过钢价降幅。年初以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降幅约为13%,远低于铁矿石价格48%的降幅。
  从进出口形势来看,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今年前十个月,我国钢材出口量累计达到7930万吨;进口钢材109万吨,环比减少27万吨,下降19.9%。据预测,全年钢材出口量超过8000万吨已经没有悬念。
  中钢协提醒,经济增长新常态对钢铁行业影响深远,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钢铁需求强度下降将成为常态。钢铁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过程,在主动控制产量释放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种档次,不断满足日益提高的下游用户新需求。
  据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钢材需求量分别为7.1亿吨和7.2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45%和1.41%;粗钢产量分别为8.2亿吨和8.3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5.26%和1.71%。从价格走势来看,下游行业需求增长乏力,而粗钢产量保持高位,市场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钢材价格难以回升。
  今年我国钢铁行业预计消耗铁矿石11.38亿吨,同比增长1.6%,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达到77.5%。今年前十个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77843万吨,同比增长17%;考虑到每年的四季度是传统的冬储季节,年内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仍会增加,预计全年进口铁矿石9.4亿吨,同比增长14.7%。
  尽管全年钢材出口突破8000万吨已成定局,但大量低附加值钢材出口势必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从而影响产品出口的连续性。因此,在继续扩大出口以化解国内过剩产能的同时,加快产品结构升级迫在眉睫。
      有色金属:下行压力显现 效益好转动力不足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转入新常态运行。其突出表现为,产量与投资增幅由过去连续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转变到个位数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提速,市场和企业经营出现分化。
  11月份,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54.5,继续维持在正常区间,但景气程度连续4个月回落;中经有色金属产业先行指数为80.9,连续5个月回落。表明有色金属产业运行下行压力日趋显现。
  在生产方面,1~9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95.27万吨,同比增长6.57%,增幅比全年同期放缓3.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六种精矿金属含量802.35万吨,同比下降1.45%。
  在投资方面,1~9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93.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4.12个百分点。
  在价格方面,处于低位震荡,分金属品种价格走势继续分化。截至9月底,国内铝价仍停留在20多年前的水平,铜价比年初下跌8%,铅价比年初下跌3%。但锌、镍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分别比年初上涨12%和20%。同时,铟等一些小金属价格上升。
  在效益方面,今年前10个月,有色金属工业34个行业小类中,23个行业小类利润增长,1个行业小类亏转盈;9个行业小类利润下降,1个行业小类同比增亏。国有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后,实现利润增幅又有所扩大;铝冶炼企业呈减亏的态势,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盈利。但是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幅有所回落,主营活动利润仍呈下降的态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琴华认为,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缓慢回暖,但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依旧疲软。
  二是深化改革将带来长期红利,但短期不可避免出现阵痛。化解过剩产能、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等措施都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00多家企业的调查表明,产能过剩仍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2013年企业设备利用率仅72%,68%的企业认为,消化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
  三是有色金属长期需求保持增长,但产品结构还不能适应需要,主要原因是新产品研发、应用拓展领域还比较薄弱,自主保障国家重大需求能力明显不足。
  四是国际环境总体上持续改善,但短期内制约因素复杂。从国际环境看,发达经济体整体回暖,但国际利益格局调整十分复杂,贸易保护主义、资源民族主义倾向抬头,影响行业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赵武壮预计,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转入新常态运行。其突出表现为,产量与投资增幅由过去连续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转变到个位数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提速,市场和企业经营出现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