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去年GDP增幅沿江八市第三

28.01.2015  15:43

  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潘荣进

  通讯员樊留国 王渭

  中国江苏网1月28日讯 去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上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沿江八市中名列前茅。

  昨天,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泰州调查队联合公布了2014年全市经济运行相关数据。

  亮点一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全省第二

  【数据】

  2014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33亿元,增长12.3%,高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沿江八市首位,成为去年经济运行最大的亮点之一。

  【分析】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去年的经济运行,那就是“稳中有进”。

  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70.89亿元,增长10.8%,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4、2.1个百分点,在沿江八市中居第三位。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异军突起,增速领跑三次产业。

  市统计局局长丁卫平分析,去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呈逐季度回升的走势,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幅分别为11.0%、11.9%和12.1%,缓慢爬升的走势已比较明显。横向比较看,去年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飙升至全省第三,成为近10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预示着第三产业已开启提速发展模式。这是我市多年来坚持不懈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成果。

  服务业一直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增速一直不温不火。受其影响,我市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一直偏重,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服务业8大集聚区建设,狠抓服务业重点项目实施,全力拉长“短板”。去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带动相关数据全面“亮化”:去年,服务业实现税收189.97亿元,增速高于全部税收5.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47.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亮点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数据】

  去年,全市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901.79亿元,增长16.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4001.35亿元,增长17.8%,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1.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分析】

  “调高调轻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在泰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着力构建“1+3+N”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双双突破40%,成为经济领域的‘双子星座’,带动我市产业结构变轻、变优。”丁卫平分析,经过多年苦心经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领域已形成一批带动工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增长点,是拉动工业结构优化的两驾“马车”。

  从投资结构看,这两大主力的作用还将进一步凸显。去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7.4%,快于产业投资增幅26.4个百分点,占产业投资的比重为24.6%,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同期,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这一升一降正预示着未来产业结构的优化。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企业运行质态的明显改善。”丁卫平介绍,去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5.1%、20.9%、21.4%,呈现出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生产增幅的良好运行质态。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