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女儿增加营养,靖江女教师自学成为“烘焙师”

06.08.2015  06:30

 

图为陆秋红在制作蛋糕。朱凌云摄

 

 

 

41岁的妈妈陆秋红,原本只想给女儿做些健康好吃的小点心,没想到接触烘焙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钻研,她的烘焙技艺逐渐炉火纯青,数十种不同风味的蛋糕、甜品、饼干、肉松……精致的烘焙美味,都一一在她的“烘焙小厨房”里鲜香出炉了。

 

●为给女儿增加营养 下定决心学习烘焙

 

陆秋红是城中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从教二十余年,桃李无数。课堂上的她,全身心专注于教学,关心学生,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都喜欢她,走下课堂,她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烘焙达人”,孩子们更喜欢她。她既是老师,也是家长,和其他很多普通妈妈一样,她也是一位“陪读”妈妈。

 

在市一中读书的女儿今年刚升入高三,为了让孩子增加营养,她想到自学烘焙,自己动手制作健康新鲜的蛋糕。走进她的“烘焙小厨房”,一股奶香味就飘溢而出,让人垂延欲滴,再向周围望去,烘焙所需的原料、工具、机械设备以及包装等物品等一应俱全,整个厨房俨然是一座专业的西点屋。

 

去年冬天,陆秋红想到利用陪读时间学习烘焙,不但能给女儿做好吃的小零食,还能给枯燥的陪读生活添点乐趣,何乐而不为呢?“学烘焙的初衷,就想着自己做,可以选用最好的原料,让孩子得到好的营养。”陆秋红说。

 

●精做“妈妈牌”糕点 创造“有滋有味”的生活

 

刚开始,对烘焙零概念的她买来了书籍,到网上找攻略、查资料,买烤箱、面包机还有各种原料,宿舍的厨房变成了她的“小西点屋”。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第一份作品——蓝莓饼干出炉了,女儿尝了第一块,美滋滋地竖起大拇指,“妈妈,你好聪明啊,做得比店里还好吃呢!”女儿天真俏皮的话让陆秋红倍感欣慰,也更让她有了继续钻研“妈妈牌”糕点的信心。

 

有人说,一入烘焙深似海,烘焙看着是做蛋糕,其实里面的学问很多。陆秋红说,她做的糕点,选用的都是进口动物奶油,虽然价格高,但口感好、更健康。色素她基本不用,想要绚烂缤纷的蛋糕,除了采用水果当“配角”外,抹茶粉、饼干粉、可可粉等都是色素不错的“替身”。

 

陆秋红说,学了烘焙之后,每当她窝在自己20多平米的“烘焙小厨房”里,精心烹制出各种新颖别致的糕点,等待女儿放学的时候,她感到特别充实。宁静雅致、心灵手巧的她把单调的陪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享受“烘焙世界”乐趣 技艺日渐炉火纯青

 

戚风”蛋糕是所有蛋糕中口感最佳的一款,但其制作过程难倒了一大片烘焙爱好者,很多人在制作时被逼到“抓狂”的境界,又戏称它为“气疯”蛋糕,因为制作“火候”实在太难把握。

 

但这种让人“气疯”的蛋糕,却“乖巧”地在陆秋红手中诞生了。她介绍,做“戚风”蛋糕,各种原料配比需要精确称量,要注意打发蛋白的手法和翻拌的技巧,还有打发的时间和快慢、加糖次数和数量、烘烤的时间和温度等等。一个戚风蛋糕,制作时间需要两个多小时。“做这样的蛋糕,耐心、细致缺一不可,悟性也很重要。”陆秋红说。

 

做蛋糕其实也和学习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对烘焙的热爱,陆秋红乐在其中,过程虽然繁琐,但制作每一样糕点就像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每件成品的诞生,都会让她拥有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享受制作过程的甜蜜,并与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们分享这份美丽心情,她是朋友和家人心中的“烘焙师”。在学习烘焙的路上,陆秋红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分享烘焙心得。

 

●“烘焙作品”扩散朋友圈 不少亲友慕名来定做

 

现在,烘焙成了陆秋红业余生活的一部分,说起自己现在会做的种类,她如数家珍:戚风蛋糕、慕斯蛋糕、轻芝士蛋糕、冰皮月饼、牛肉松……几乎眼下市面上流行的品种,她都会做。

 

其中最拿手的要数制作千层和生日蛋糕,还有她最近刚学会制作的牛肉松。用烤箱自制牛肉松,从选料、清洗、切割、汆水、烧煮……前后十几道工序,都是自己一一把关,不加任何防腐剂、添加剂。

 

如今,家里的亲戚、女儿的同学、自己的朋友,很多人都已尝过陆秋红做的糕点,她的烘焙好手艺渐渐在朋友圈中传散开来,不少人都慕名来找她定制个性化的生日蛋糕。“一次,有一个小姑娘过生日,我就给用不同的水果做出几朵不同形状的玫瑰花,再将红色火龙果做成心形点缀在蛋糕四周,不光有颜,口味也不错,孩子收到以后高兴极了。

 

陆秋红的微信昵称叫“娴趣”,意为将自己的作品晒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交流烘焙乐趣。陆秋红说,很感谢朋友们对她的肯定,对于烘焙的技艺,她还在逐步探索提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