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拾萃:战“疫”一线,南航学子乘风破浪

20.08.2020  19:01

      2020年7月15日起,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名不同民族、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组成的“塞外拾萃”实践团队,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弹情况下,实践团队成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投入到战“疫”一线中,为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新疆的“一声令下

在疫情的余浪中,从7月15日起新疆疫情再次爆发。一声令下,400万乌鲁木齐人全部居家,紧接着,新疆其他地区也开始居家隔离,使新疆再次按下了暂停键。

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塞外拾萃”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来自新疆,在这特殊时期,一个个年轻的身影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天山南北书写着别样的青春。他们用担当奏响青春凯歌,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协助派出所、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开展人员登记、排查、测温、消毒等,协助相关单位运输和发放食物、生活用品等物资,宣传讲解疫情防控防范相关知识,在国家和民众需要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凝聚每份爱,点亮每颗心。

身先士卒,奋战抗疫一线

7月20日至8月中旬,来自克州阿图什市的木亚沙尔作为志愿者,多次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组,帮助医护人员记录(克州阿图什市电信局家属院)全体居民以及警务站工作人员的新冠核酸检测筛查采样情况,并且与工作组一起为居家隔离或者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上门检测及消毒。

7月22日,来自新疆玛纳斯县新湖总场的吕旭翔同学来到新湖总场檀香雅居小区社区进行志愿服务。首先交给他的工作是将居家服务人员告知书交给相应的居家隔离人员,并在管理服务记录表中填写今日隔离人员的体温信息,然后将去过乌鲁木齐的人员信息表整理出来并且交给小区门口的下沉干部,之后,骑着三轮车在社区内将隔离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并装进处理垃圾的车内。

来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的达热依哈同学在7月20日至7月22日参加了社区售楼部的防疫工作组,帮忙测温、登记等工作;在7月27日之后的居家隔离时期,达热依哈同学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外来人员的体温测量、生活用品运送以及后期的全民核酸检测的记录统计等工作。

位于伊宁市的热娜7月22日来到伊宁市飞机场路中心血站工作单位兼小区加入防疫志愿小队。

7月24日,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塔力哈尔同学,在当地的哈巴河县阿克托别村村委会做防疫志愿服务工作。

7月22日,古丽荪在新疆喀什英吉沙县英叶尔乡去父老乡亲家里进行了疫情防控措施科普宣传。现在是收割小麦之后的复播阶段,她去父老乡亲家里让他们更加了解口罩的正确佩戴方式,勤洗手,家里通风的重要性,加强了父老乡亲们的疫情防控意识,在宣传期间她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认真和每个人对疫情的高度重视。

7月25、26日,在新疆阿克苏的努尔艾力组织了小区的小同学讲解了如何防范病毒,正确的佩戴口罩等多方面的讲解,孩子们收获了不少的知识。

  疫情来袭,众志成城,战“疫”路上有你,也有我!无论是“能出门”的疆内成员,或是“出不了门”的成员们,亦或是身处大江南北的线上团队成员们,他们都同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一起,不畏酷暑、不顾安危,在防疫一线当先锋做表率,用实际行动诠释“逆行者”的坚毅果敢姿态,筑起了一道道防疫攻坚的铜墙铁壁,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后备力量。他们用爱与责任织绘出的青春图谱告诉我们:这就是可爱的中国青年!这就是磅礴的青春力量!大家都在为新疆的明天努力!

今年的古尔邦节愿望:愿疫情散去,你我安然

7月31日,全疆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但又不一样的古尔邦节, “塞外拾萃”实践团队记录下了这一次不平凡的古尔邦节。

没有清晨母亲在厨房炸馓子的“滋啦滋啦”油滋声,没有穿上花花绿绿的节日服装的行人,没有楼下宰羊叔叔的吆喝声夹杂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没有节日必备歌舞才艺你推我桑……只有微信里的祝福和只能通过图片分享的美食,这就是今年的不平凡的古尔邦节。

团队中有非常幸运地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新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的成员;但有的却因父母驻扎单位,只能一个人在家度过这个期待已久的节日,满桌瓜果却无人共享;还有的为了这个盛大的节日成为了最忙碌的志愿者,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量体温、消毒、帮助采购并配送居民需要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让大家在疫情下仍然感受节日的温暖。

虽然疫情的复发使这个盛大的节日不能像往年一样热闹,但并不能阻挡新疆人民对古尔邦节的热爱!即使今年的古尔邦节,少了陪伴 少了欢声笑语,但依然少不了关切与温情,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暴雨浇不灭人们对抗击疫情的信心,扑不灭人们对战疫必胜的希望之火!

乌鲁木齐加油!新疆加油!

作者:塞外拾萃实践团队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图片:团队成员拍摄

(责任编辑: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