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察实情促富民 大走访,用脚板量出短板

14.03.2017  13:33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江苏未来5年要打赢的“主攻仗”。“两聚一高”目标催人奋进,关键要找准路径、摸准短板、干到实处。

  2月3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各位领导同志“集体行动”,分头到基层走访调研。省委书记李强明确要求,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更加注重下基层、察实情、促富民,用真抓实干来推进“两聚一高”实践。

  一场以“下基层察实情促富民”为主题的大走访在全省全面展开。

  【实践样本】

   实现“幸福GDP”,

           须用脚板丈量“短板

  今年1月,泰州一名文化系统的机关干部大走访归来、有感而发、即兴创作了MV《常去百姓家中串串门》,一时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

  在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看来,这部MV能火起来,至少传递了两个信息:“一个是我们的干部是在认真走访。如果没有真实体验,坐在家里创作不出这么优美的作品;另一个,这么高的传播率,也反映了社会上对‘大走访大落实’活动的认可度。

  “发现和解决基层群众、企业的困难问题,坐在家里是想不出来的,打算盘是算不出来的,看图表是看不出来的。必须到基层去,到群众家里去,到企业一线去,用‘脚板’丈量短板。”蓝绍敏说,围绕“两聚一高”,泰州提出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老百姓的现实感受,致力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和谐统一的“幸福GDP”。 “大走访大落实”,为实现 “幸福GDP”提供了鲜活而现实的路径。

  目前,泰州全市117个市级机关部门(单位)、7个市(区)、100个镇街(园区)、1822个村(居)的4万多名党员干部全部参与走访,走访全见底、全覆盖,涵盖了全市166余万户居民家庭和20590家企业(项目)。从走访反馈中,泰州梳理形成了基础设施、创业富民、医保养老等6大类、近3万条问题,并从构建机制入手,推动各类问题即知即办。已有1.3万余件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日常小事、具体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创业富民30条政策”也在大走访后出台。

  “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开展以来,泰州全市来信来访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群众反映生产生活类来信来访下降32%。

  1月11日起,徐州拉开“联百镇、进千村、入万户”大走访活动序幕。全市4.6万余名党员干部走进基层一线,从村镇社区到企业车间,从项目现场到农家院落,补短板帮民富、解难题助发展、化矛盾促和谐,既暖了民心,也“”出实效。

  当地推行市县镇三级联动,160个市级单位以镇、街道、园区为单元组建174个工作组,落实1.3万个包挂点,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大走访全覆盖网络,党员干部全程记录下基层诉求,边走访边解决、边调研边促进。目前,一个个工作队、工作组已走进6.4万余户群众家庭、1700余家企业,初步梳理问题共计2500个,已经帮助解决其中的980个。

  “要精准精细抓好整改落实,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有序推进,确保各类问题逐一解决、逐一销号,不拖延、不遗漏。”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说,下一步,当地还将建立网上纪实平台,录入党员干部走访调研日记、基层需要帮扶的问题清单等信息,对未解决问题实行“红黄”预警,积极推动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一线。

  【全省纵览】

   走下去 ,“一户不落”找问题解难题

  去年底以来,在省委的建议下,泰州、宿迁两市聚焦扶贫脱困、加快富民和帮扶企业,分别开展“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和“三进三帮”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春节前,省“两办”专门发文转发两地的做法和经验,要求各地学习借鉴,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节后上班第一天省领导的率先垂范,发出了大走访抓落实的“动员令”。“自选动作”成为“规定动作”,大走访随即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展开。

  扬州市5800多名市级机关干部组成1018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

  连云港开展“进企业(项目)促发展、进村(居)户促致富”活动, 党员干部8000余人次走访2.1万户群众、962家企业,梳理3700多个问题,已帮助解决1000多个。

  南京市党员干部带着五件事“走千企入万户、助发展促富民”:开展政策宣传、深入调查研究、记好民情日记、化解矛盾难题、办好民生实事。

  常州提出 “增创发展新优势、种好常州幸福树”,开展“大讨论、大走访、大转变、实干为民”活动。

  各地名称不同,内涵统一,用意都在推动干部深入基层,贴近实际,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推进落实。

  规定动作也做出了个性化特色。南通在“走帮服”中创建“一户一卡”“一企一策”“一村一档”等特色档案,帮助城乡家庭增收致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固本强基。

  丹阳实体经济发达,又面临转型挑战,“暖企惠民大走访”活动让党员干部走进企业、靠前服务,帮助对症施策、提振信心,进一步放大产业发展优势,解决富民惠民问题。

  不少地方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到基层寻求答案。常熟市带着省委对苏州提出的“创新四问”,开展“百村千企万户大走访”,走访全市1314家规上企业,随后出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4个政策文件,通过“八个一批”促进存量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2月28日,省委以“大走访”为主题,举办第四期县委书记工作讲坛。10位县委书记轮番上台,交流了大走访的收获。省委书记李强强调,要强化政治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力求善做善成,广泛深入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把江苏事业发展一步步推向前进。

  大走访,已经成为江苏服务群众、改进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方法和载体。

  【专家点评】

   大走访,还要“大落实

  “大走访是通过党委政府‘聚焦’发展难题和富民短板的‘聚力’行动,来‘聚民心’、‘聚民智’,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成良好的地方治理来说,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期许的实践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凤阳说,在当今的地方治理中,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政、怠政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大走访大落实”的组织开展,首先要依赖一个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敢作为、善作为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

  张凤阳认为,大走访惠民却会“扰官”。要取得真正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有效克服“中梗阻”。“长期以来,地方党政部门的大多数中层干部习惯于坐办公室,科层制下的机关作风已经格式化了。你把他们赶到最基层的企业和农户,他们或许会认为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即使下到一线走访,也有可能带着长期养成的惯性,将群众工作做成一篇表面文章。‘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要取得真正的实效,关键在于要把这一活动常规化、制度化。”(汪晓霞 任松筠 郁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