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基层党员:在田间行走的半辈子,守“土”,安“家”

20.08.2020  19:03

  8月1日-8月2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建党百年吟追远”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邀请到了浙江省嘉兴市人大代表,华家庭农场负责人宋晓华女士进行线上采访。关于采访的出发点,团队成员表示:“或许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这样一名基层党员身上,那份‘宏大’的担当也有了‘亲切的缩影’。”

 

家庭农场:为精准扶贫助力

海盐县晓华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发展到现在已有百余亩的土地,同时配备有300多平方的冷库,1000多平方的配送车间。相对完善的配送体系,服务人数达十万余人次。当被问到“农场的工作对了解和解决民生问题有怎样的帮助”时,宋晓华女士回答道:“我们农场也招收了好多贫困户(村民),在工作过程中给他们以温暖,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能够切实地帮助他们。另外,我也是市(人大)代表嘛,所以也写了好多农村改善过程中的民生问题。”此外,晓华女士还为贫困户发放生产型农资补助,开设了农作物种植、农药使用培训课,亲自下地进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

晓华家庭农场外的展示布告板 通讯员俞云燕 提供

 

疫情之下:线上销售,走起

在采访前,团队成员了解到:虽然当地的疫情并不严重,但是由于疫情而造成的农产品滞销成了一大难题,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来说,“卖不出去”的窘境无疑斩断了家庭的一大收入来源。就这一问题,晓华女士表示:“(我们)为宅家的和没有能力卖的(农民),做协商沟通(工作),帮卖不出去的人卖,帮买不到的人买,这样架起了一个纽带,给大家提供了方便。这些努力是很有意义的,我们解决了最基层的,农民卖(农产品)难的问题。”

晓华农场员工到贫困户家中收购因疫情而滞销的菠菜(右二为晓华女士) 宋晓华女士 提供

 

此外,受疫情影响,晓华家庭农场也迎来了“线上销售”的新模式。坦言“对电商、微商等线上销售方式都不了解”的晓华女士在原来配送体系基础上,“简单粗暴”地开始了她的线上销售之路。晓华女士的微信里有三个大群,每天清晨各群下单的消息响起,晓华女士查看“订单”消息,规划好配送路线,员工们协助打包农产品,配送人员再将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送货上门。据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面向每个居民的)配送工作从年前一直持续到现在,一天都没断过,而且基本上每天五六点就要做好打包农产品的准备。

 

热情为“文”,热爱为“质”

在采访中,晓华女士认真诚恳的回答每一个采访问题,尽管其中有表达不清的地方,但是她的质朴谦逊依然给做采访的成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采访的尾声,当被问到“作为一名资深党员,对想要入党的年轻人,觉得要有怎样的品质,或者对他们有怎样的希望”时,晓华女士回答:“我感觉现在能够入党的年轻人都很不错,没好意思有什么要求,我们反正就是做农业人,感觉要说对你们以后有什么希望,这个抱负有点大,因为你们(年轻人)就是很厉害的一代……关键是做好以人为本,给周围的人多一些亲近感、亲切感,热情地待人接物,我感觉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本分吧。就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外在的文饰,“质”指本质。借用这句话来形容晓华女士或许也无不妥,“热情”“干劲十足”是农场员工乃至客户对她最直观的印象,而背后支撑这份热情地强大动力,或许就是“热爱”,这份赤诚之情既是对这片算不上肥沃而又珍贵的土地,也是对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们。

 

“住多久才算是家”,这是作家刘亮程在一篇文章中的自我发问,或许只有像晓华女士这般精力与情感的投入,才能在走向那片土地的时候,马上意识到:到家了。“建党百年吟追远”社会实践团队希望走近这样的基层党员,在了解民生问题的同时,也通过基层党员的实际工作去更深入地去理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样的时代号召。撰稿俞云燕

(责任编辑:欧阳)

吉兰芳:守护万家灯火
工作中的吉兰芳 吉兰芳(右二)走进江苏省金湖检察院
1-4月江苏新获批上市新药84个
   1-4月江苏新获批上市新药84个 继续位居全江苏新闻网